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崇左市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特点,2022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八个一批”创建品牌活动,打造南疆国门“八个一批”创建品牌。
一是培育命名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与市委党校、市教育局联合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平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走进课堂,把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特别是党和国家关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范围,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计划。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按照标准化、多样化、特色化要求,通过培育和命名,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教育基地,使之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体平台和重要阵地。
二是组建一批民族宗教政策宣讲小分队。大胆探索创新线上平台宣传方式方法,发挥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专家领导”搭配,结合“百姓事”,用好“贴心话”,成立民族宗教政策宣讲小分队,通过“互动式”“走访式”宣讲,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送到基层和群众中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三是打造一批“红石榴”主题公园。以“民族团结+”理念为指引,结合我市公园广场资源优势,打造一批“红石榴”民族团结主题公园。以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和独特的主题公园文化特色,优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公园建设的品质,为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搭建阵地,将群众休闲娱乐的公园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达到民族团结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是建设一批同心文化载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2021年完成46个同心文化载体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同心文化载体”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选择一批具有崇左特色、代表性强、人流量大、群众聚集性高的场所重点建设,优中选优,扩大宣传覆盖面。把“同心文化载体”建设成为集宣传、教育、文体、娱乐于一体的场所,采用固定立体图文、板报、宣传栏、电子屏等方式,着重突出“十二个必须”“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五是评选一批多民族融合的和美家庭。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要求,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等领域,评选出一批多民族融合的和美家庭,传承中华美德,发挥模范家庭在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
六是创作一批边疆民族文化精品。加大民族文化作品创作,打造一批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影响的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等文化艺术作品,加强优秀作品的宣传推介。定期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加强同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向东盟国家及世界展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广西的成功实践。
七是挖掘宣传一批边疆民族团结好故事。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围绕“团结、进步、示范”三个关键词,突出视感、实感,充分利用历史素材,深入挖掘底层故事,找准切入点,以生动、鲜活的事例,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把崇左“革命精神”“红色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奋斗精神”,努力塑造民族团结典型,讲好崇左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的动人故事,让读者听众受到感染,自觉向民族团结模范看齐,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八是在各级示范单位建设一批“红石榴”书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工作载体及农家书屋等功能室,在各级示范单位打造一批“红石榴”书屋民族团结阵地。以图书为载体,以阅读为媒介,以服务为纽带,以“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主题讲座、民族团结读书分享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架起各民族相互合作的桥梁,增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融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