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个“广西志愿者日”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积极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城中区将志愿服务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相结合,组织各部委办局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积极向居民宣传民族法律法规及政策,进一步引导辖区居民自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为城中区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城中区应急局联合“四联双报到”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热闹的五星步行街,向过往群众、游客发放各类应急宣传手册,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折页,积极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常见个人危机应急措施、事故灾难预防与应急处理知识和民族宗教政策理论知识。城中区人社局结合“学雷锋”活动、“春风行动”不断做优就业服务,一是在人社综合服务大厅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由业务负责人轮流值班为各族办事群众答疑解惑。二是打通线上招聘渠道,通过直播带岗,将优质企业“请”到直播间,城中区人社局局长亲自解读就业政策,通过形式新颖的“线上招聘会”吸引118家用人单位参会,为各族群众提供岗位711个。通过线上渠道,既减少了人员聚集,减轻防疫压力,也将“云端求职”和“现场招聘”相融合,实现就业“不出门”,服务“零距离”。
3月4日下午,鱼峰区在区文化馆举办“清风四季·民族团结·春之廉语”女职工插花花艺比赛,凝聚“她”的力量,展现女职工爱岗爱家爱生活的巾帼风采。本次活动邀请了花艺老师现场授课,吸引了机关各单位120多名女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她们组成40支参赛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花为媒,以廉为核,开展“民族团结”、“春之廉语”和“花语廉心”插花比赛。女同胞们现场宣读家庭助廉倡议书,写廉语、签家训,以身作则立家规、树家风,督促家庭成员思廉、明志、养德、敬业、促团结,共筑家庭拒腐防线,把家庭建设成温馨、幸福、健康的“安全港”。
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深做细做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蒙山县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志愿服务暖人心”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200多名志愿者齐上阵,为各族群众提供爱心义诊、科学普及、家电维修、爱心义剪、跑步培训等服务,同时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手册近1000份,详细的解答了各项民族政策知识。整个活动热闹非凡,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展现出了民族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近日,港南区林业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山肚屯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共植同心林”活动。挥锹铲土、扶树填坑、踏土夯苗、提桶浇水……在活动现场,林业局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分工合作,共同种下象征民族团结心连心的亲情树。通过此次活动,发动各族群众积极主动做绿色的守护者,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弘扬民族团结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增进各族干群情感,树立和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并绿化美化了人居环境。
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个“广西志愿者日”到来之际,玉州区委统战部结合“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在城北街道高山村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行•石榴籽心连心”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活动现场,参与活动的各单位摆摊设点,热情向当地群众开展政策宣传、义务维修家电、免费义诊、免费发放各种文化科技书籍、政策宣传资料和宣传画册的等各种志愿服务,深受现场群众欢迎。
3月5日是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个“广西志愿者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富川团县委在立新社区广西青空间、立新社区易地扶贫安置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青春志愿行喜迎二十大”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暨富川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团县委通过发放宣传单和开展民族团结思政课的形式,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共创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此次“青春志愿行喜迎二十大”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暨富川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弘扬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月5日,平桂区西湾街道辖区内村、社区联合有关部门纷纷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活动。在西湾村,村两委干部联合贺州明德社工、竞尚小学的志愿者到残疾儿童家中开展爱心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详细了解了残疾儿童身体情况和生活情况,并向他们送上了生活用品和爱心人士募捐的善款,鼓励孩子和家长要树立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在西湾社区,社区干部联合卫生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到辖区独居老人、长寿老人、退休老干部、低保户家中,与老人们促膝谈心,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测心肺肾功能等服务,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并帮助老人整理家务、清扫房间。
3月3日农历二月初一,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的壮族蚂拐文化主题活动在阵阵铜鼓声中拉开了序幕。活动当日,当地壮族村民按照习俗,穿上民族盛装,准备供品,通过祭拜青蛙,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活动现场,壮族铜鼓舞、耕田犁地舞、丰收舞、祝福舞等原生态歌舞精彩上演,陀螺、高跷、拔河等传统民族竞技比赛精彩纷呈,再现当地壮族传统节日习俗、农耕历史文化和技艺。“蚂拐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特色民俗旅游的名片。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增强干部职工和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连日来,忻城县民族和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纷纷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村、进入农户家中宣传种植甘蔗惠农政策,引导农户利用宜蔗桉地、荒地、林地、果地发展糖料蔗种植,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全县糖料蔗种植面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机关干部职工抓住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纷纷帮助各族群众种植甘蔗,为春耕生产加油鼓劲,助力“甜蜜事业”发展。劳动现场,干部群众相互配合,有的搬运蔗种,有的摆放蔗种,有的施肥,有的覆土填畦……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在劳动休息期间,干部职工还与群众亲切交谈,了解群众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向他们讲解种植甘蔗的经济效益,让他们全力支持配合县委、县人民政府“清桉还蔗”、“桉退蔗进”工作。同时,向他们宣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强调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特别是今年全县要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动员引导各族群众一起参与创建工作,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各成员单位组织干部600多人次,协助农户开展“清桉还蔗”400多亩,帮助150多户农户种植甘蔗约50亩,并为农户送去肥料一批。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营造了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团结正气,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
3月5日,江州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志愿者在各广场、小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向往来的群众宣传介绍溺水急救、环境保护、法律咨询、乡村振兴等知识,并为他们开展义剪、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了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共建和谐文明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持久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