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近年来,文明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民族政策,紧密结合实际,紧抓社区区域特色优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本着“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的工作定位,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促进了社区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社区各民族团结、邻里互助,家庭和睦,长治久安的社区新面貌。社区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妇联基层组织示范社区、自治区第一批“九大和谐”和谐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称号。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是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列为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社区成立了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直接主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开展。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安排》、《民族团结活动实施方案》,同时,通过梳理原有制度,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社区民族团结工作组织建设,推动社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二是将有关民族理论学习列入社区“两委”成员、党员的政治学习计划中,定期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宣传教育,引导社区“两委”和党员干部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民族工作的基础。
(二)强化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融入到居民代表大会、群众大会、社区干部会议等会议内容,建立“逢会必讲”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在干部群众和宗教界人士中广泛开展民族宗教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力争宣传覆盖面100%。二是把民族工作服务站打造成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窗口,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和办理民族事务流程印制在宣传折页上,使办事群众一目了然。同时,打造民族文化宣传长廊,在辖区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广告,每年定期发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商铺等集中通过悬挂横幅、LED显示屏等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和宣传片,在社区形成铺天盖地的民族团结宣传氛围。五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制作民族团结工作宣传展板120余版,展出、播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标语2000余条。三是以点带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打造民族团结一条街祥庆巷,每年组织居民开展邻里歌舞纳凉晚会、家庭才艺比拼、趣味体育等活动,营造出“情意浓浓、巷乐融融”的和谐氛围。同时,社区通过文艺汇演、座谈交流、书画比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法规,全方位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浓厚氛围,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的思想深入人心。五年来,文明社区共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30多场次、民族团结书画比赛5场。
(三)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生共乐。整合社区资源,建立民族文化活动室、民族阅览室、民族书画室,经常性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文体活动和联谊活动。一是深入挖掘社区文化特色,打造文明粤剧品牌。组建文明社区粤剧团,每年定期组织粤剧团到社区各巷子开展演出活动,指导粤剧团创作倡导“和谐社区”的优秀粤剧作品,并在社区“老百色”居民中广为流传,在粤剧团的带动下,社区居民自发组建4支文艺队,各文艺队自编自导自演融入了民族文化的主打曲目,通过文艺演出增进民族团结友爱,促进辖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年来,社区业余文艺服务队演出将近70多场次,活动参与人数达1万多人次。二是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增加社区文化名片。以中华街五妹麽乜手工作坊为平台,每年“壮族三月三”组织社区妇女、青少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活动,通过学习麽乜制作等活动,传承和发扬“右江麽乜”这一壮族传统民俗手工艺,为社区增加一张民俗文化名片。通过深入挖掘社区居民民族文化共识点,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进了各民族群众间的团结合作,社区民族文化、民族风气得到了良好的弘扬,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丰富工作载体,推动各族群众和谐共居。一是依托“民族之家”活动阵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志愿服务站、农家书屋等资源,以党日活动、支部共建等活动为契机,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与驻社区单位积极衔接,拓展党员志愿服务网,为各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健康义诊、卫生保健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解决子女教育、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困难问题。五年来共开展爱心慰问活动20余次,为社区低保户、残疾人员、困难党员等居民赠送生活必需品,累计受益群众700余人;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服务、解决入学难题等500余起。各族群众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二是推行党建与社区治理、民族文化“三”融合。通过搭建“安民安居”服务平台,社区党组织联合驻区的110巡查大队及解放派出所,在便民服务手册上印制了管片民警的联系方式,并加强社区的治安巡逻,尽所能改善居民安全的生活环境。加强辖区范围内的暂住人口的管理,将他们列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对象,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给予帮助。同时为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还邀请了区司法局的相关人员为居民上法制课,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咨询等。另外,社区的调解工作得到了充分发挥,基本上做到了一般民事调解不出社区。五年来,居民到居委会来访47次,解决43件,调解成功率90%。
二、取得的成效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社区各族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再教育,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目的、意义、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自觉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显著增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党群关系进一步巩固。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社区“两委”将其与推进各自工作结合起来,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使广大群众深受其益,深得其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社区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开展网格化管理,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将精力集中到建设社区,和谐发展上来,在民族文化百花齐放中促进民族大融合,保证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主题活动,有力的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