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学习贯彻·局长说 | 苗立田:以“五个着力”推动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时间:2022-04-16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微信图片_20220413171244.jpg

  承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苗立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承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试点市”的开局之年。全省民委主任会议就做好全年民族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承德将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扎实落实省民委各项工作部署,以“五个着力”推动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一、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增强做好民族工作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坚持和完善民委委员制度,适时召开全市民委委员全体会议。

  二、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举全市之力,先行先试,全面推进“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试点”创建工作。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体系,加强与国家部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系合作,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实习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培训体验基地等。突出中华文化的主干地位,深入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文化惠民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谱系,特别是弘扬好源于承德的“塞罕坝精神”。繁荣发展民族体育事业。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积极做好参加全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准备工作。

  三、深化“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创建,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持久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法规、民族常识宣传教育,办好“第十三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以“七个一”(用好一个展馆、开展一个宣传月、办好一个活动周、设立一个活动日、创作一批文化精品、传唱一首歌曲、拍摄一部宣传片)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在全市重点实施“1521”典型示范引领行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市至少再创建1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或示范单位、50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2个国家级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00个民族团结进步试点单位。加强与新疆、西藏等省区和市内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推动实施承德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星火计划”,开展好“手拉手”“心连心”等活动。

  四、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丰宁、平泉做好2022年省政府现场办公筹备工作,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健全相关制度,开展专项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扎实推进民族乡村振兴,落实市民委委员单位对民族乡重点帮扶责任,明确2-3个民委委员单位重点帮扶1个民族乡,继续推动市政府对兴隆2个民族乡现场办公,指导8个县(市)政府对48个民族村现场办公,实现对全市20个民族乡重点帮扶全覆盖。巩固提升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成果,与乡村振兴、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特色小镇、民宿经济等工作结合起来,支持围场哈里哈镇-御道口镇-丰宁大滩镇特色村镇示范带建设。

  五、坚守和谐稳定底线,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依托“八五”普法和“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平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各族群众崇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调处,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问题,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原文链接:http://mw.hebei.gov.cn/html/sxgz/20220413/20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