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焦点 > 正文

达州市通川区民族小学:特色办学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时间:2022-04-29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达州市通川区民族小学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从优化课程设计、丰富宣传载体、坚持党建引领三方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精彩绽放。

  (1)优化课程设计,推动教育融合。一是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师团队,编写《通川区民族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案,定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教研活动。二是组织召开专题研讨,创新课程设计,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与相关学科课堂教学融合,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三是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堂,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鼓励学生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讲述民族团结好故事,勾勒民族团结好画卷。

  (2)丰富宣传载体,形成浓厚氛围。一是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和读书沙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二是设立“民族团结代代传”专栏,建设民族文化墙,让每面墙壁都“说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展示达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打造具有民族团结特色的川东北民族小学校。三是利用国家重要活动日、纪念日、宣传日,组织民族舞蹈队、傣族葫芦丝乐队、民族体育队走出校园,到敬老院、居委会展示民族特色校园文化,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民族团结。一是发挥“党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纳入党建工作体系,以王维舟纪念馆、张爱萍故居、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和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为依托,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二是发挥“党建+数据库”机制作用。建立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台账,完善学生个人信息,做到实时更新。学校党员教师先后对55名流动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进行精准帮扶,解决流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事共乐的社会氛围。三是发挥“党建+家委会”纽带作用。利用家委会这一纽带,积极推进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学校结构,发挥家长这个大群体作用,宣传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形成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良好氛围。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2022/4/20/793de57342424504b69bbc2cfcfe1ca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