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沧州黄骅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于金秀:
2022年黄骅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民委主任会议安排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使命在肩、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推进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夯实“三项保障”,凝聚创建强大合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年度考核和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纳入市纪委监委巡视巡察范围和市委大督查、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内容。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268.5万元,民族工作部门新增全额事业编制4个,从体制机制、工作经费、人员编制等方面全力保障民族工作扎实高效开展。
深化“三个纳入”,推动教育全员覆盖。纳入课堂教育体系。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个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健全常态化学习制度,开展各级干部民族理论政策系统培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社会教育体系。建立“融媒体+民族团结”“互联网+民族团结”宣传模式,设置民族团结专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云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红石榴家园”阵地,将“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传入千家万户。
立足“三个特色”,注重载体打造提升。立足打造特色阵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民族团结主题公园、民族团结教育展厅、民族团结进步一条街宣传教育功能;依托张九江纪念馆、大赵村惨案遗址、赵博生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阵地;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城市风貌,设置栏杆宣传牌、景观牌,绘制墙体彩绘等。立足打造特色品牌。以“石榴花开”为主题,常态化开展“九进”活动;以党史教育活动为引领,打造“理论随身听”“胡同论坛”等特色品牌。立足打造特色活动。把建设和谐社区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端午节民族共融粽情”“民族和谐情满中秋”“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各族群众聚在一起,促进交流、增进感情。
办好“三件实事”,推动民族乡村振兴。一是推动沧州市人民政府赴民族地区现场办公项目落实落地,结合2022年农民丰收节,举办黄骅市赴民族村现场办公活动。二是大力实施城乡环卫、供暖、供水、交通、医疗、教育“六个一体化”工程,打造城乡统筹协调的生活生产环境。三是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对口援助工作,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活动,帮助新疆建档立卡脱贫户的青少年圆梦,持续推进黄骅信誉楼百货集团西北地区扶贫援助专柜购销特色产品,在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同时,带动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三个目标”,持续强化风险防控。坚持网格化。把民族工作融入基层党建网格化建设,向各民族村积极推广“党建+全科网格化”民族乡村基层治理模式,着力解决各族群众的民心实事。坚持社会化。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攻坚行动,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台账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网络舆情。坚持服务化。持续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共建共享,使各族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