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资源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时间:2022-05-07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老山界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1934年12月5日,中革军委纵队胜利通过老山界到达塘垌(今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80多年过去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老山界脚下的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放眼望去,连绵的林海、清澈见底的小河、层层叠叠的梯田,景色相当秀美。

  春暖花开四月天,塘洞村的老山界农家乐迎来了众多游客,这家主打红色文化的农家乐提供的红米饭、南瓜汤等各类“红军餐”,颇受游客欢迎,有时忙不过来,老山界农家乐还得请周边的脱贫户来帮忙,共同分享旅游红利。

  “现在我们在村里也有钱挣,完成收割后不用外出打工了。”两水苗族乡塘洞村妇女刘良秀脸上挂满了笑容。随着近年来资源县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她的生活节奏也发生了改变,农闲时不再和周边的妇女聊家长里短,而是一起唱着苗歌打着油茶,招待前来参观红色文化的游客。目前,塘洞村已建有李洞廉政文化广场、红军文化舞台和红色文化展示厅等设施,成为资源县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以“加强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现场教育基地。

  据悉,资源县有少数民族乡3个,居住着苗、瑶、侗、壮等14个少数民族共3.9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2%。近年来,该县重视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持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促进民族经济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资源县根据本地村寨的特点和民族风情,因地制宜制定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的社水寨原有建筑风貌保留完整,完成了苗、瑶族吊脚楼、干栏式特色民居改造工程,民居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恢复。

  此外,该县所有乡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具有桂北民居特色的建设全面完成,并进行风雨长廊美化亮化等,打造了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旅游购物于一体的河灯观景台和特色街区,具有浓厚的民族元素景区特色城呈现在桂北大地,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百姓的幸福指数。

  截至目前,该县26个单位获得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3个基地获得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命名,1个单位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命名,资源县、资源县文广体旅局、资源县民族中学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车田苗族乡石山底屯获“第二批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全县范围内推动6个同心文化广场(长廊)建设,实现了民族团结同心圆、千家万户享资源的良好局面。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ztzl/zxzt/mztjjbcjhdzl/t118532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