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梅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着眼梅州城市特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扎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一、重学习强意识,凝聚向心力。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部署。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后,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视频学习会、线下宣讲宣传等多形式多角度开展学习研讨,在全市掀起了学习热潮,推动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决策部署在梅州落地见效。
二、建机制强联动,搭建连心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民族工作摆在全市工作大局中谋划推动,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意见》等多项措施,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全市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市领导经常听取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深入到有关社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调研检查,实地指导城市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宗教、公安、国安、网信、人社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加大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坚持季度汇报制度,收集、分析、研判民族领域的风险隐患,及时发现、消除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防止事故案件发生。近几年来,涉及民族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都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理,有效维护了民族领域的和谐稳定。
三、抓教育聚共识,画好同心圆。一方面以校园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学校这个主阵地、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中小学这个关键期,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活动,广泛引导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梅州校园。先后在学艺中学、梅雁中学、兴宁一中、华斯顿外国语小学、友邦小学、学吧、嘉福教育等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以“民族团结相亲相爱,共创和谐同心同德”“画好同心圆,争做石榴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主题的专题班会课和兴趣课堂,通过“小手牵起大手”“学校带动社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共圆伟大复兴梦”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以社区为“着力点”,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形式新颖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梅江区小溪唇社区充分发挥省民族团结进步社区的模范引领作用,通过设立宣传牌、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民族政策法规、电子屏幕播放标语等方式广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发动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区事务,引导少数民族家庭参与社区文化团队和社区公益活动,努力构建互嵌式的社区环境,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环境。结合创文工作,在梅江区西阳社区精心打造了首个民族团结文化主题公园,在提升社区人居环境的同时,发挥了主题公园宣传教育作用,增进了社区各族群众的交流融合,民族关系更加团结和谐。
四、优服务重管理,办好暖心事。一是用心用情服务。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负责接待来访的少数民族群众,受理少数民族群众反映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安排好、照顾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生所想、民生所需。持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与新疆和田县民族宗教委签订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协议》,加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的沟通交流,建立联络机制,加强协调合作。为及时了解掌握流动少数民族和户籍在梅少数民族人员情况,定期走访慰问来梅少数民族群众,做好新疆籍劳动力摸查和岗位收集有关工作,为做好社区民族工作提供基础保证。免费为江边路集中居住的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帮助12名少数民族儿童解决入学问题,用爱心、诚心、耐心、细心让越来越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感受到“身在异乡,如同家乡”的认同感。二是依法依规管理。对群众反映油烟污染较大的新疆烧烤店进行走访,协调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改善经营环境,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隐患,与周边群众融洽相处。不定期召开交流座谈会,与在梅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在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帮助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有关民族团结工作的维稳应急预案,定期排查影响民族团结、民族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坚持以法治思维贯穿民族工作,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稳妥处理矛盾纠纷,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据悉,梅州开展新疆籍在梅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得到新疆驻广州办事处调研组充分肯定,《半月谈》作了相关报道。
(供稿:梅州市民族宗教局;编辑:民族工作二处·陈小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