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焦点 > 正文
甘孜州自全面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以来,全州上下积极响应、主动融入,创新活动载体,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活动。
(1)“进家庭”引出“新文化”,深挖内涵激发民族团结“家庭动力”。结合“五史”教育活动,逐步开放州委党史研究室、州档案馆等收藏的史实资料,鼓励文学爱好者、科研工作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家庭课题研究,对影像资料、历史故事等进行系统性阐述,结合时代背景,制作一批应知应会常用语、创作一批文学艺术作品,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史的内涵价值。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史与笑宴、白色灌礼、打墙等系列家庭活动深度融合,打造进家庭示范点位,提升民族团结进步进家庭活动的参与感、融入感。引入数字化技术,将民族团结进步进家庭的照片、文字等制作成专题片,推出《一分钟带您看甘孜民族团结进步》等短视频,在甘孜州各大博物馆、媒体平台进行展播、推广。
(2)“小家庭”带动“大团结”,创新宣讲释放民族团结“家庭活力”。发挥“时代楷模”等重点人群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公职人员、网络名人等全覆盖定期开展“把民族团结故事往外讲,将先进创新技术往回带”等主题活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民族团结进步进家庭活动的意愿。发挥“家庭代表”的积极推动作用,细化民族团结进步进家庭宣传活动内容,分层分类推进“进优秀共产党员家庭”“进文明家庭”的宣传教育内容,鼓励各民族退役军人、青少年学生等“家庭代表”自主讲述家庭民族团结进步小故事。发挥“团结典型”的全面拉动作用,开设制作“团结包子”、听红色故事、重走长征路等体验活动,宣传民族团结思想。
(3)“重创建”推进“全开放”,多元融合用好民族团结“家庭潜力”。统筹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关键要素,细化民族团结进步家庭考核指标,与修订村规民约相结合,制作“文明清单”和“负面清单”,多领域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进家庭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相结合,开展文明评比活动,给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适当奖励。进一步优化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扶持政策,由政府统一搭建供需对接信息平台,设立高原特色农产品购销、民族手工艺品定制、民俗文化体验等模块,鼓励社会资源进入信息平台发布需求信息,推行“平台+民族团结”的经营模式,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