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1)培养传承对象。把“非遗”项目纳入“农民夜校”等内容,开办培训班21场,举办技能比赛17次,建立传习基地35处,破解人才短缺困境。目前已培养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传承人32名。
(2)扩大宣传影响。加速创建小凉山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举办小凉山非遗荟展演等4大活动,拍摄《峨边非遗》等37部视频,依托“两微一端”新媒体扩大传播影响。目前网络阅读量达1700万人次。
(3)助推产业发展。建立“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专项发展基金,培育特色产业23个,推出旅游线路13条,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年均旅游收入近3亿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