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成都市成华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十年来,携手甘孜州丹巴县,聚焦“全域旅游”,拓展乡村旅游新空间,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突出“三性”,打好“全域旅游促全面振兴”整体战。一是突出规划引领性,构建“全域旅游开发”崭新格局。成华区携手丹巴县做优全域旅游规划体系,在全省率先成立平台公司对口扶持丹巴旅游发展,构建《丹巴县全域旅游发展策划方案》《丹巴江达村乡村振兴示范区概念性策划》等“1+N”规划体系。目前,丹巴县全域旅游规划“一心、一廊、五区、一环线”,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一核四区”,有力推动丹巴旅游业健康蓬勃发展。二是突出项目支撑性,抓实“全县旅游升级”六大行动。攻坚交通畅行、配套提升、产业培育、文化振兴、环境打造、人才强基六大行动,贯通丹巴县三级旅游路网,援建县医院综合大楼等重点配套项目21个,实现旅游配套、城市功能“双提升”。活化嘉绒文化、东女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吸引20多亿社会资金参与丹巴旅游大开发,助力丹巴斩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四川旅游强县”等殊荣。帮助丹巴各族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00余人次、培养旅游从业人员345人,投入2228万元实施环境整治68处、完成房屋“五改三建” 3307户,提升丹巴全域旅游管理服务。三是突出营销广泛性,擦亮“全省旅游强县”金字招牌。推动3条乡村旅游线路与4条川西旅游环线实现“道路贯通、景点融通、客流互通”,辐射带动聂呷等11个乡镇近5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协助丹巴在全国召开旅游推介会24场次,举办“甘孜州第四届山地旅游节”等大型节会30余场次,在各级主流媒体推出报道500余篇,开设《寻美丹巴》专栏,与抖音、携程等平台合作推介丹巴特色文旅活动100余次,年均吸引境内外游客近100万人。
(2)坚持“三高”,打好“全域旅游促全民增收”主动战。一是高标准完善“吃住行”配套,让旅游产业立起来。高标准完善旅游路网、“川菜+藏餐”“酒店+民宿+藏家乐”配套,努力让游客来得顺心、住得称心、吃得舒心。目前,成华区已援建骨干道路15条,培训藏餐厨师240人,协助开办特色藏餐店22家,初步建成“24家省级乡村星级酒店+18家中档酒店+88家特色民宿”住宿格局,基本形成“快旅漫游”服务体系,带动丹巴县人均增收2000余元。二是高品质构建“游购娱”场景,让旅游经济活起来。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促进丹巴土特产增量提质,创编丹巴本土精品文化节目,让游客享受“游藏寨、看歌舞、赏节会、购特产、留回忆”等美好体验。协助丹巴打造呈现出甲居、中路、梭坡三大旅游门户,扶持成立嘉绒文化演绎公司、创作出《美人谷》等歌舞剧,推出“黄金荚”“美人红”等一批“土品牌”。三是高起点植入“养情奇”元素,让旅游魅力强起来。近年来,成华区配合丹巴县先后推出“游”最美藏寨、“寻”原始秘境、“探”千碉奇景、“品”红色记忆等精品体验项目,共同打响全国“最具风情美人谷、最佳阳光康养目的地、最奇古碉群落、最绝藏寨观赏地”等文旅名片,将甲居藏寨打造成丹巴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评“中国最美藏寨”等荣誉。
(3)聚焦“三化”,打好“全域旅游促全面小康”持久战。一是构建常态化推进机制,开创旅游富民新局面。强化农旅融合“一盘棋”推进机制,以“农耕江达、美丽江达、活力江达、和谐江达”为主题,制定实施旅游攻略任务、项目、工作“三张清单”,压实农旅融合“一条链”责任机制,健全“领导小组统筹-指挥部牵头-文旅公司负责-职能部门协作”的工作责任链条,有力推动110余个农旅融合产业项目落地落实。二是完善精准化联动机制,汇聚群众奔康新合力。健全“党组织结对”精准化联动机制,创新建立由帮扶区(街道)-工作队员-受扶县(乡镇)组成的“牵手1+1+1”新型帮扶共同体,年均投入550万元精准扶持结对乡镇旅游业发展,促进“邛山土司官寨”等精品项目落地落实,协助丹巴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145名,建设特色养殖场59处等,带动510户1650余名群众致富。三是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拓宽产业增收新渠道。创新“产业+就业”稳定增收机制,引进专业团队与丹巴共建共营“双创”实训基地,先后培育出“嘉绒刺绣”“婚礼管家”等创业就业项目。探索“市场+农场”长效增收机制,扶持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中藏药等种植基地2443亩,引导30家企业和协会投入5000万元扶持丹巴农牧业发展,协调13家企业、9家超市和17家直销店为丹巴提供产品销售服务,累计帮助上万名群众实现增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