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枣庄滕州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探索文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模式。
一是培塑鲁班品牌,挖掘文化底蕴。借鉴曲阜市传承发展孔子文化模式,滕州市坚持深层次挖掘、全方位打造,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征集10余篇鲁班发明创造惠及各族群众的传说故事,积极提炼鲁班作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依托鲁班纪念馆,设立民族团结宣传栏,在原有展陈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创新开展浸润式现场教学、体验教学,高标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二是丰富活动载体,强化宣传教育。发挥鲁班大讲堂和鲁班工坊资源优势,与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合作,为社会各界和青少年学生搭建集展示、体验、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实践平台,传承鲁班锁以及印染、木雕等手工技艺;依托鲁班纪念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融合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各族群众、港澳台同胞和华人华侨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选聘鲁班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宣讲团,面向社会不定期宣讲鲁班文化,讲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鲁班故事”,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三是举办特色活动,弘扬文化遗产。积极筹备第二届枣庄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创书画展,通过书法、绘画及陶艺、剪纸、藤编等各类艺术形式,集中展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艺术作品,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流程、介绍传承历史,多维度展示非遗独特魅力,开展鲁班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传承和弘扬鲁班文化,引导各族群众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是打造精品线路,推动文旅融合。着力打造“道中华·鲁南行·一塔六馆到访班墨—古滕文化探寻行”品牌,坚持全市一盘棋,串点成线,依托“一塔六馆”,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矩阵,大力发展鲁班文化游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通过举办鲁班诞辰2530周年纪念活动、鲁班文化文创大集、鲁班文化宣讲、鲁班工坊研学游等特色文旅活动,形成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五是培育产业集群,实现活态传承。制定“山东手造·善品滕州”品牌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梳理手造企业22家,非遗工坊15家,重大手造项目9个,打造墨子科创园、姜屯李店工业园2个手造产业集聚区,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提报的《鲁班锁系列文创产品》成为“山东手造·优选100”入选单位;利用春季游的时机结合非遗手造、手造文创特色产品销售,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搭设展示展销窗口,举办“黄河大集·善品滕州”春季游特色购活动,助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让各族群众亲身体验、现场参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