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近年来,玉门市坚持把建强用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阵地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用好“实践、云端、校园”等“三类阵地”,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覆盖、有特色、见实效。
一是用好“实践阵地”,促宣传教育“亮”起来。立足玉门文化特色,充分利用铁人干部学院、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红田园等平台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打卡“红色地标”、同唱红色歌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各族群众在游览体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现有文化历史资源挖掘运用,在玉门关屯垦戍边展览馆、中国边塞诗展览馆、火烧沟原始人部落景区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动故事,在全市形成了重点突出、以点带面的实体化宣传阵地格局。
二是用好“云端阵地”,促宣传教育“活”起来。坚持把“学习强国”“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重要载体,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学习强国”平台推出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项答题,不断扩大学习宣传覆盖面;深入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充分发挥“爱玉门”APP、玉门发布等门户网站和统战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作用,深入宣传报道各级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典型案例和各民族致富能人典型事迹;创新开设“同心讲吧”,动员社会各界创作编辑民族团结微视频、微动漫、微摄影等。
三是用好“校园阵地”,促宣传教育“实”起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有效利用学校LED、校园广播站、家校联系微信平台、校报校刊等校内媒体,刊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宣传视频,大力营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民族民俗博物馆、展览馆等,并在全市各学校广泛开展“开一次主题班会、创作一幅书画、写一篇作文”等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个一”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