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甘肃舟曲县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时间:2023-04-21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聚焦“党建引领政治强、先锋示范队伍强、资源集聚产业强、科学治理基础强、基层发展活力强”的工作目标,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结合点,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深学细悟凝聚“合力”,提振乡村“精气神”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的“第一议题”,作为党员干部培训主体班次的必修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干部教育培训“走出去”战略,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赴北京、天津、四川等地比较研学、拓宽思维、浸润短板,用好用活省外发达地区干部教育培训优质资源,累计开展赴外培训13期595人次,有效提升全县干部谋事起势的境界格局和推动落实的专业水平;创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开设“专家讲坛”“书记讲坛”“党员讲坛”“先锋讲坛”等4类讲坛,构建乡村干部之间学习交流、政策传达、情感交流的新平台,以讲促学、以学促用,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

  二、真抓实干增强“效力”,筑牢乡村“桥头堡”

  始终坚持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重要保障,重点围绕关键事、关键人、关键层级、关键阵地检视问题、调研破题、补强短板,全面增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推动落实抓乡促村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实行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组织开展农村党建规范提升活动,对软弱涣散村党支部实行“四个一”包抓整顿管理,对重点、难点村党支部实行“一对一”定点帮带指导,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15个,验收通过100个“八好示范党支部”,在3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成立党支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建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多措并举探索“党支部+公司+集体经济”“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党建+”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多措并举提升“能力”,打造乡村“先锋队”

  始终坚持把选优配强工作队伍作为关键抓手,深入开展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情况定期评估、任职资格联审、分析研判等工作,优化配备大学生村文书197名,先后调整撤换村“两委”干部13名;组织开展乡村干部履职能力大比武活动,通过“村内练、乡内比、县内赛”的方式,对乡镇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基层选调生、村党支部进行政治品质、理论素养、工作思路、应变能力、履职水平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检视,有效提升了工作能力水平;激励党员在乡村一线担当作为,组织开展党员“三亮四进”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服务驿站、设立党员值班岗,引导广大党员在富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任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已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精锐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累计轮换调整工作队员89人。

  四、以点带面增添“动力”,培育乡村“产业链”

  精心培育以文化旅游、中藏药材、从岭藏鸡、中华蜂、黑土猪、羊肚菌、花椒为主的“1+6”产业链,建立抓党建促产业振兴工作联席制度和党员干部“四位一体”包抓联系责任机制,成立“1+6”产业联合党委和产业党建联盟,组建专家人才智库和基层人才工作站,以完善的组织体系、要素保障、人才支撑、聚合效应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品牌化、特色化,持续深化“党组织+企业+农户”“党组织+合作社+人才”等发展模式,打造产业联盟、“文旅联合体”党建联盟、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抓党建促产业振兴示范点,挂牌命名“党员民宿”“党员农家乐”等经营实体,累计建成“1+6”产业基地27个,示范点149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5个,3个企业商标入选“甘味”知名企业品牌目录,立节镇入列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舟曲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五、优化体系激发“活力”,织密乡村“联动网”

  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建立“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8000余名党政干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民兵嵌入551个网格1375个联防组,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移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推行“民事村办”活动,组织开展日常、代理、预约、上门、陪办5种服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9支,建立爱心服务驿站10个,走访慰问特殊困难家庭3000余次,平均每月解决群众反映的事项2000余件;严格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机制,用好村规民约“金钥匙”,确定5个试点村开展村级民主议事协商工作,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304/116283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