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宁波市江北区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为抓手,坚持“共建、共富、共享”理念,创新推进全域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零距离”专项行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实施“融情发展”零距离行动。融情教育,构筑青少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园创建工程”,以灵峰学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与宁波东方民族歌舞团联合开设“小候鸟公益艺术小课堂”,累计受益逾3000人;开展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之新疆库车—宁波文化研学夏令营活动,来自新疆库车的120多名中小学生走进宁波江北,感受宁波的古城故事、海洋文化、藏书文化、青瓷历史和商帮文化;联合宁波大学阳明学院组织各民族学生赴江北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同心同向”专题考察交流,“零距离”了解企业科技前沿动态,建立健全“校-地-企”合作育人新模式,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二是实施“文化筑基”零距离行动。以文筑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根基,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联合江北区教育局,依托慈城红色资源优势,打造“慈共振·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课堂,编撰宁波市首本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校本教材《向日葵·红色教育星期一》,“向阳花开”德育品牌等在全市推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半浦园研学教育基地等为依托,每年面向4万余名青少年开展“向善、向真、向美”的传统文化教育,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根基;开展“非遗集市”系列活动,通过“展示+体验+互动”等形式,展现江北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北岸石榴红宣讲团组织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助共富”等非遗系列培训,让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三是实施“共同富裕”零距离行动。以共同富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联合越西县共同开展“星星点灯”越西特殊儿童帮扶计划,为越西县450名7-18岁的散居孤儿提供心理支持,近20名散居孤儿签约结对了“宁波爸妈”;开展“文昌故里·书香越西”图书捐赠活动,共募捐各类书籍10万余册;聚焦“两地仓”建设和“万企兴万村”专项行动,为各民族共同富裕事业赋能“青春力量”,两地仓供应商增长至28家,物流成本平均降低35%,物流周期缩短23天;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北岸石榴红·乐业江北”青年就业行动,探索建立区域性劳务合作机制,近一年来开展8场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1300余位民族地区青年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打造“北越港运”就业协作品牌,共输送11批次785人,贫困户249人,培育和发掘越西优秀职工14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