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近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殷殷嘱托,始终把民族地区发展摆在优先位置,通过示范引领,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是加强系统谋划,建设区域协作示范样板。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湖南省民族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完善落实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推动民族地区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实施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支持民族地区打造高铁经济带,推进湘渝黔边城协调发展合作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等区域协作样板工程建设,畅通东中西部经济循环,民族地区加快迈入全省一体化发展轨道。
二是做强优势产业,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洞村彰显首倡之为,打造了全国脱贫攻坚样板;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规划引导和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力度,将全省73%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向民族地区布局,将“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一半资源力量引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支持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培育了十八洞、菖蒲塘等一批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100个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和10个民族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示范点,涌现“十八洞村新时代红色地标”“沙洲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园”等一批示范样板,民族地区走出一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三是依托资源禀赋,打造旅游促进经济增长示范样板。加快民族地区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建设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走廊,支持张家界举办湖南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办一次会,兴一座城”的拉动效应正在民族地区凸显,2023年一季度武陵源等四大景区共接待游客224.79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418%;搭建智慧文旅信息平台,丰富特色文旅产品,拓展文旅消费空间,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旅游强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武陵山国家旅游风景道和大湘西精品旅游生态圈成为全国旅游热点,民族地区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