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黑龙江大庆统筹运用“四个体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时间:2023-06-09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今年以来,大庆市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赓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色血脉,传承各民族交融奋斗的集体记忆,对标对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测评指标体系,按照深化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要求,以“当好标杆旗帜”的政治站位,统筹运用“四个体系”,形成完整工作闭环,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目前,全市已培育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家、省级29家,打造市级示范单位70家、教育基地21个、示范楼宇85栋、示范家庭284户。

  一是运用领导责任体系,建好创建“指挥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覆盖市直各部门、中省直企业和驻庆高校,纵深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创体系,组建工作专班,实施合力攻坚,构建起“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统战部门牵头、各级齐抓共管、地企携手共建、社会广泛参与”的全域全程全民创建工作格局。先后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动员会、推进会、调度会、培训会87场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示范创建走深走实。编制《大庆市“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划》,突出用好用活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民族特色村寨和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带动民族地区同步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二是运用工作推进体系,打好创建“攻坚战”。制定了大庆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梳理形成88项具体工作任务,建立责任清单和任务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定路线图、定任务书、定时间表、定责任人,推行日纪实、周调度、月总结和分级包保、提级指导、互观互学等措施,推动创建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延伸创建工作覆盖面,凝聚油田职工“地企同心”和驻庆高校“地校融合”力量,联手打造“石榴花开石油城”创建品牌,培育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油田历史陈列馆、“三老四严”等示范典型81处;深入开展“七进+”活动,拓展进“两新”组织、进景区、进楼宇、进家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生活。

  三是运用督导检查体系,激活创建“动力源”。推行党委政府考核监督、人大视察监督、政协提案监督、统战部门日常监督、纪检监察机关提示监督、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专项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七项监督举措,深入开展“大包联、大排查、大走访、大调研”四大行动,通过年初建账、每月记账、季度对账、半年查账、年底交账,强化跟踪问效,激励担当作为,提升创建质效。两年来,累计开展督导检查近300场次,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红石榴”主题公园等宣传教育阵地186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3800余场次。

  四是运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创建“加速度”。坚持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纳入各县区和市直机关单位目标考核体系、民族事务治理纳入负向约束指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十届市委巡察、班子政绩考核和干部政治考察内容,看实时进展、看落实成效、看作用发挥、看履职担当,确保创建工作走实走深。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306/116476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