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云南省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培育乡村旅游业态,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以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助推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一、突出规划抓引领
深化对乡村旅游业态的科学认识及其规律把握,在加强对全省农情、文情、旅情认识基础上,优化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培育一批乡村旅游聚集区,引导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重点规划建设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咖旅融合、环滇池等30条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规划提升300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项目,做实项目前期,推动项目落地。
二、突出内涵抓提升
抓实“文化润滇”行动,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弘扬“国门文化”,推动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抓好基层文艺院团改革,引导好“乡土剧社”“百姓戏班”,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持续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场所和品牌,因地制宜培育主题性、特色类旅游演艺项目,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三、突出主体抓组织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组织振兴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鼓励村党支部领办旅游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发挥桥梁作用,引资引智助推合作社、经营户发展。
四、突出市场抓供给
以市场化为先导,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传统农家乐、民宿品质,开发特色餐饮、农产品、手工艺品。培育农事体验、非遗传习、户外露营等市场欢迎的新业态新产品。优化市场环境和动能,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推进个转企、企升规。
五、突出典型抓示范
坚持“立得住、叫得响、可复制、能持续”原则,加强统筹协调,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争创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品牌。指导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加快打造20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
六、突出特色抓宣传
坚持体系化宣传推广,到主要客源地持续加大对泼水节、火把节、三月街等一批传统乡村民族节庆活动的宣传力度,培育推出咖旅、茶旅、花旅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的3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推出亚洲象、绿孔雀、滇金丝猴等20条生态特色旅游线路,提升哈尼梯田、景迈山等10条农耕文明旅游线路,持续提升云南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
七、突出人才抓保障
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团队,实施“万名文旅人才培养计划”,持续组织乡村旅游带头人、能人培训,发挥当地乡村旅游“土专家”作用,建设“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队伍,推动机制、业态、模式创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