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岚安刺绣起源于隋,定型于唐,是如意年间贵琼部落降于朝廷的贡品。以其丰富的图案、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韵味闻名于世,被誉为“指尖藏花”。2022年11月,成功入选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泸定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立和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为抓手,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深入挖掘、积极探索,将岚安刺绣这一非遗技艺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创造性、创新性地融入各族群众生活,成为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名片”。
(1)“非遗+产业”双轮驱动,绣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多彩画卷。岚安刺绣历史底蕴深厚、制品附加值高,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力。近年来,泸定县紧抓机遇,守正创新,致力于让非遗“老手艺”变成致富“新产业”。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岚安刺绣,带动妇女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泸定县先后在岚安乡、烹坝镇等地扶持成立了泸定贵琼刺绣有限责任公司、“指尖藏花”民间藏绣专业合作社,激活非遗文化传承“一池春水”。为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泸定县广泛动员妇女群众积极参加岚安刺绣培训活动,引领广大妇女群众传承好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拓宽就业增收渠道,赋能产业兴旺。近年来,泸定县开展了刺绣培训20余期,参训学员达700余人次。为进一步提高岚安刺绣的知名度、经济价值,开拓更大的销售半径和消费市场,泸定县还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等平台,举办了岚安刺绣制品展示展销活动等,让带有岚安刺绣元素的服饰、头帕、外褂、围腰、鞋、肚兜、帽子、枕套、装饰等艺术品和纪念品走出大山,擦亮“云裳岚安 贵琼刺绣”品牌。如今,岚安刺绣制品已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非遗+产业”双轮驱动下,小小绣花针带来经济“大效益”,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强力支撑、注入强劲动力。
(2)非遗“五进”推动指尖技艺活态传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岚安刺绣流传民间千年,常见于泸定群众的衣物和配饰之中。其制品的每个花样和图案都记载着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一针一线独具匠心。近年来,泸定县聚焦本土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依托非遗项目和传承群体,举办了30余场次丰富多彩的非遗“五进”展演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泸定非遗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让岚安刺绣等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人间烟火”,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乡村”,岚安刺绣传承人娓娓讲述“半边天”巧绣“团结花”、巧手绣出“致富路”等动人的传承故事,让农村群众深入了解一代代“绣娘”的匠心坚守和巧思创新,推动岚安刺绣活态传承。“进景区”,岚安刺绣在泸定桥、海螺沟、成都东郊记忆等景区内进行展示、展演、展销,以“能带走”的非遗工艺品为“带不走”的美景增色添趣。“进军营”,绣娘现场飞针走线,展示非遗指尖技艺和贵琼文化独特魅力,以文化互动交流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部队官兵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增进军民鱼水情。“进校园”,岚安刺绣展演为泸定各中、小学校带来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推动非遗文化融入校园生活,让文化印记薪火相传。“进社区”,吸引各族居民参与体验岚安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和特有的文化价值,增进文化自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2年,岚安刺绣在社区非遗保护实践中获评四川省“非遗在社区优秀案例”。
(3)创新传承激活岚安刺绣生命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据统计,泸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34项,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非遗传承与发展,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年来,泸定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把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大对岚安刺绣等非遗文化精髓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推动岚安刺绣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交流互鉴,让岚安刺绣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纽带。通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霓裳岚安·贵琼刺绣”比赛等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起“三交互嵌”舞台,有力推动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生活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扩宽传承路径,以“非遗+旅游”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近年来,泸定“非遗+旅游”的体验项目日益丰富,让泸定县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今年5月推出的“奇妙泸定进古寨 当一回贵琼绣娘”系列旅游宣传视频,广大网友“云”赏非遗,线上体验岚安刺绣之美。释放节庆效应,让岚安刺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泸定县充分利用庆祝传统节日、举办各类赛事、盛会等契机,有机融入岚安刺绣内容和元素,以充满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方式让各族群众与岚安刺绣“亲密接触”“撞个满怀”,让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越画越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