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仁和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文旅+民族团结进步”融合模式,有力推动文化功能与旅游价值、文化业态与旅游业态全链条深度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持续在“挖掘特色文旅资源、提升旅游品质内涵,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动仁和区高质量发展。
(1)以节为媒,激活文旅市场消费活力。把节庆活动作为激发旅游消费的重要载体,把握春夏秋冬消费的不同特点和季节元素,构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续”的促消费模式,成功举办以春“游”、夏“营”、秋“浪”、冬“吉”为主题的迤沙拉姊妹节、大学生乡村艺术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仁和味道”乡村家宴活动等节庆活动,持续筑牢“烟火仁和”品牌。上半年,全区6个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6.23万人次,同比增长214%,实现旅游收入1830.37万元,同比增长227.2%。
(2)提档升级,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效。坚定全域旅游示范创建目标,推动核心景区提档升级,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深挖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业态等方式促进全域旅游“内外兼修”。结合精品民宿、游客服务中心,深入挖掘仁和美食文化,布局轻餐饮、住宿等业态,打造富有生活美学的民宿聚落,引导发展“小院经济”。目前,60%以上的村民通过售卖农特产品、提供餐饮住宿服务等方式实现就近就业增收。上半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4205 元,同比增长 6.3%。
(3)创新发展,开发多元化旅游供给。以优势文化资源为着力点,引进省级天文科普项目,促进“文化+旅游+生态+天文”多向融合发展,打造观星科普、三线文化等主题研学基地。同时,依托非遗文化资源,培育折扇、陶器、木雕等旅游商品 200 多种,举办苴却石雕刻“技能精英”大赛、庆“五一”产业工人专场文艺晚会等品牌活动 12 场,推动文创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区6个研学基地共接待研学旅行团队150余批次16000 余人次,同比增长48.2%。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