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近年来,巴中市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牢牢把握“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探索基层社区“九个一”工作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践行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理念,探索社区民族工作精准服务新路径。
(1)凝聚团结共识,锻造思想“主心骨”。一是上好一堂民族团结同心课。整合社区会议室阵地资源,吸纳五老志愿者、双报到党员等力量组建理论宣讲团,每月定期组织专题课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宣讲。二是用好一则民族团结新公约。制定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公约,设立社区“道德银行”,细化措施,落实积分标准,正面发放积分奖励,负面“黑榜”公示曝光,引导辖区各族群众交得了朋友,做得了邻居,结得了姻缘。三是建好一面民族团结文化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等地建好民族团结宣传“连心墙”,以“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好家风好家训”为主题,绘出民族团结新画卷,引领时代新风尚。
(2)促进民族共融,绘就团结“同心圆”。一是打造一个民族图书角。协调各县(区)民宗局、图书馆等单位,采取捐赠、自筹等方式,收集整理民族政策方针、民族风俗文化等相关图书报刊,开设民族图书角,组织“民族政策解读”“读书沙龙文化交流”等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开设一间民族联谊室。利用阵地闲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增设民族工作联谊室,组织各族群众开展棋牌、观影、文艺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增进彼此友谊。三是举办一场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吸纳辖区优秀文艺工作者,成立文艺工作室,组织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创作、排练,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汇演,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3)推动发展共享,搭好服务“连心桥”。一是设立一个便民服务岗。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办事能力,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入户、子女上学等代办事项,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二是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整合社会组织、社工人才、社会志愿者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吸纳无职党员、双报到党员、各族群众代表、志愿者等力量组建“跑团”队伍,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促进基层社区治理。三是圆梦一个微心愿。实行“县(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挂包帮扶机制,“一户一档”收集各族群众微心愿,对各族群众关心的就业、居住、矛盾纠纷调解等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