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近年来,甘孜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1)聚焦政治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把民族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守正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建立全州6.5万余公职人员全覆盖联谊26万余户籍家庭常态机制,推进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三交相融”的团结格局四项内容。通过实施实践行动,全州各级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三个意识”不断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好风气持续形成,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聚焦经济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全面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387户18194人,出台促进农牧民增收10条措施,实现消除风险1095户4968人。推动“五大帮扶力量”参与乡村振兴,2021至2022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4.82亿元,实施各类项目3889个。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工程”,实施高原供气供暖供氧等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新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9个、“双百工程”精品村100个。建成通乡公路、通村公路2.11万公里,建成川藏高速雅康段,“三大机场”通航,“新甘石”“川藏联网”等重大电网工程全长1.9万公里。完成1635个村饮水工程,受益人口49.3万人;构建“6+1”现代产业和“10+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三个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和“两个百万亩”农林产业基地。
(3)聚焦文化建设助推民族团结。持续开展“五史”教育,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成甘孜州民族博物馆、州县“两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325个,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和公益活动,创作歌舞、戏剧、曲艺等作品150件,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100余场次、惠及群众63.15万人次。实施“坚定信心跟党走·红色基因根植”工程,做好红军长征在甘孜、十八军进藏等革命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打造“全域博物馆之州”,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评选一批工巧大师、卓越工匠、康巴文化传承大使等,传承弘扬甘孜工匠精神,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4)聚焦社会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认真办好省30件、州27件民生实事。实施“教师医生骨干培养计划”,创建省级示范性学校(幼儿园)9所、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3所,学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幼”一体发展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救助州级统筹,全面实施第二轮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结核病综合防治集中攻坚有力推进;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在全省率先推出“民生保”,覆盖到全州农牧民和城市特困群体,社会救助、就业养老逐步扩面提质。
(5)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助推民族团结。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上游担当,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地表水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三个“百分之百”。全覆盖实施四级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田长制和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完成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封山育林46万亩。探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康定、色达成为全省首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县,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甘孜生态底色不断凸显。
(6)聚焦党的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68个。创评3A村党组织109个、4A村党组织103个、5A村党组织6个。命名五好党支部143个、党员示范岗1082个,打造“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阵地190个,选树党建示范单位154个。扎实推进“万名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工程”,全覆盖培训225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健全宗教工作县乡村“三级网络”和乡村“两级责任制”,成立300个基层寺管会(局、所)党组织,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为载体,全力将团结理念、法治意识、感恩思想培塑与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有机融合,不断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全面护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建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