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近年来,什邡市民族医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构建“大爱、尊重、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团结特色医院为目标,从倾心做好健康服务入手,不断提升医院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什邡市民族医院是四川省德阳市唯一一家民族医院,地处汉、回、藏、彝等14个民族聚居的什邡市洛水镇。医院现有开放床位200张,服务人口约30万人,年门诊量达18万人次。医院于2018年成功创建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2年被评为德阳市首批“同心德阳”统战工作基地。
凝聚共识促团结
什邡市民族医院坚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营造各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氛围。在民族医院的走廊、文化墙、病房,随处可见各民族风俗习惯的介绍图画、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画报等。同时,院内制作了多个图文并茂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展板,利用电子显示屏循环滚动播放民族政策和便民、惠民措施。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让医院职工、就医患者及家属在耳濡目染中深化了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凝聚了强大的力量。
提升水平护健康
在省民族宗教委、德阳和什邡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5年来整合各类资金近900万元,强化医院“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对医院环境建设进行了优化,改造了医院大门、院内道路、科室设置等,增添了DR彩超机等医疗设备,更新了便民信息化系统。医院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窗口,以“石榴籽”家医签约为入口,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包项目,为各族群众建立个人健康卡,累计已建立健康档案3万余份。坚持开展困难患者医疗费用减免政策,近年来为各族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近20余万元。
优质服务暖人心
医院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在门诊部开通就诊绿色通道,针对语言不通、行动不便的各族患者,开展双语导诊服务,导诊服务人员全程陪同检查。近三年来,医院通过家庭医生走访入户,对各族群众开展疫情防控、健康知识宣讲200多场次,免费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2万多份,医院的暖心服务让各族群众享受到了均等优质的医疗服务,有力推动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对口帮扶送技术
什邡市民族医院响应医疗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的号召,全力以赴对口帮扶,提升民族地区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帮扶对口民族地区医院开展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凉山州喜德县、阿坝州等地的各族医务人员来院接受针灸推拿、检验、护理等科目的培训达30余人次。喜德县伊洛乡卫生院和伊普书村卫生室是什邡市民族医院开展3年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的对象,什邡市民族医院目前已派出8名医疗骨干到当地传帮带,指导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同时接收了20余名当地各族医务人员来院培训。通过对口帮扶,伊洛乡卫生院已实现独立开展针灸推拿、检验等常规项目,其他护理、院感医务等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