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成都市南宝山镇直台村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整村易地搬迁的羌族聚居村落,近年来,直台村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基层治理深度融合。2010年到2022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758元增长至24091元,实现了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完成了“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称号。
一是深挖特色走“富民之路”。依托生态本底和地理优势,吸引年轻群众回乡创业,发展高山蓝莓、高山有机茶等产业,发展羌族文化特色农家乐20家,2022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0余万元。二是弘扬文化走“传承之路”。始终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作为村寨振兴的力量源泉。聚焦“非遗”保护传承,选派21名羌族群众外出学习交流羌绣等非遗项目,组建羌族尔玛圣火艺术团等3支文艺队。引入国家级藏羌织绣非遗传承人杨华珍成立工作室和传习所,建成“阳光融乐家园”等特色文创产品研发、创作场地,带动175人返乡创业、350人就业。三是有效治理走“幸福之路”。搭建村区域化党建组织框架,实施党建工作联抓、基础设施联建、环境卫生联治、社区治安联防、文化活动联办、弱势群体联帮的“大治理”格局,构建“1+3+3”基层工作机制,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发动领导、驻村干部、法律调解员,充分发挥融合司法、行政、道德三种力量,有效调解群众矛盾,以“法、情、理”畅通群众法律诉求,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下一步,直台村将围绕“天府羌寨·云上南宝”发展定位,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互进,让定居在此的各族群众安居乐业,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心灵归属。一是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改善村寨生产生活条件。投资约2850万元整修油玉路直台段并黑化路面,新修静(室)直(台)路2.2公里。建设集羌文化展示、山地观光和宣传教育为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全面提升直台村旅游品质和形象,着力形成以直台村为分中心的南宝山旅游环线。二是高起点布局产业规划。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作为村寨振兴的前进目标。打造“云上南宝”品牌,发展高山蓝莓、高山茶、冷水鱼等特色农产业,依托直台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流转300亩土地,着力实现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式可持续发展。同时,打造“一园、八景、两路、一店”(一园:蓝莓种植园;八景:民族风情亭8座;两路:油玉路和静直路;一店:羌寨后花园酒店),推动直台村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实现“春采鲜野夏乘凉,秋观红叶冬赏雪”旅游新业态。三是高站位促进民族团结。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围绕“天府羌寨·云上南宝”区域品牌,邀请西南民族大学编导民族文化特色节目,融汇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举办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羌历新年等大型民俗活动,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引领作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