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乡村振兴在青海】 “三村抱团”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

时间:2023-10-14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饲用玉米喜获丰收。杨枝荣 摄

  9月21日,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邓家村玉米种植基地,高大挺拔的玉米植株郁郁葱葱,身高一米八的邓家村党支部书记马得才在他种的玉米旁边瞬间成了小个子。看着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马得才不禁感慨:“2017年引进饲用玉米品种后,收获的玉米可以当粮食,秸秆可做牛饲料,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一亩地的产值达到3000元。”

  “‘三村抱团’真是好!今年玉米长势喜人,销量好,卖出了好价钱,而且亩数、产量每年都在增长,现在都盖起新房呢!”邓家村村民郭玉忠高兴地说。陪同采访的马得才说:“‘三村抱团’让我们从原来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变为有稳定年收入的‘有钱村’,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玉米产量也年年增长。”

  近年来,河阴镇童家村、邓家村、张家沟村依托当地农业资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通过“党建引领、村社合一、资源共享”的方式,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了“三村联盟、抱团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模式。

  在“抱团发展”提出之前,河阴镇党委政府统筹市场规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精准分析三村地理位置,瞄准贵德县及周边地区饲用玉米市场空白的现状,依托连片耕地的区位优势,确定了种植饲用玉米种植产业发展方向。随着河阴镇童家村贵德县祥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投资45万元建成35公顷的饲用玉米种植基地,通过多种生产经营方式,快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童家村的发展成果,吸引带动了张家沟村和邓家村种植饲用玉米,使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成为可能。

  为了让三村真正“抱团发展”,河阴镇坚持“凝聚力量、共同发展”的理念,按就近就地原则,将资金、土地、劳动力、机械和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引导三村群策群力、共享发展,通过共享农业技术、共享生产劳动力、共享农业机械、共享发展信息等模式,使童家、邓家、张家沟三个村的资金、人力、技术、农机、信息等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机械化劳作、人工田间管理等环节“无钱、无人、无机械”等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三村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既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如今产业升级、融合发展、资源共享的发展新格局正逐步构建,使得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推动饲用玉米种植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转型升级。如今饲用玉米种植获得大丰收,三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合计达246万元,实现纯收入70万元,群众人均收入13000元,实现了产业振兴与群众致富的双赢。


原文链接:http://mzw.qinghai.gov.cn/index.php/qhyw/34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