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时评 > 正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连民族大学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中华文化”课程建设,打造“中华文化”品牌金课。
一是扎实推进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学校成立中华文化教育教学团队,牵头开设系列课程;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确定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日历、准备教学辅助材料;注重培养中华文化教育效果好的教学名师(团队),开展中华文化教育示范课堂和优秀教师评选工作,带头做好中华文化教育的建设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修、讲座等形式,对教师开展中华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集体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整理案例,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竞赛活动,多次在省级、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奖。
二是加强课程资源与课程平台建设。持续引进具有领域优势高校已经建设成熟的优质中华文化类慕课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实施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托校内网络平台,有效延伸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师生良性互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加强学习通平台速课、题库、资料库、作业库、活动库等建设。
三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多次召开教学研讨会,就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全面的新的梳理和建设,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中华文化课程体系。将“道中华”专题文章作为辅助材料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与价值观,注重培根铸魂,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开展茶文化主题鉴赏、道中华之美 美中华之道视频录制、经典诵读、情景剧等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目前,“中华文化”课程教学团队已制作学生“实践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视频近千组,以及学生家风家史作业、学生撰写的民族民俗文化调研报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实践展示资源;教学团队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中华文化相关竞赛活动,在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国家民委所属高校人文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中获佳绩;课程依托的孔子学堂201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孔子学堂;“中华文化”课程2022年度获评为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310/11683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