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黑龙江黑河实施“凝心交融”工程促进各民族深度互嵌共融

时间:2023-11-04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黑河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城乡社区创新实施了“凝心交融”工程,探索“12345+N”工作模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融入日常,促进各民族全方位深度互嵌共融。

  一是聚焦“一条主线”。出台《黑河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凝心交融”工程实施方案》,召开专题推进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专项推进组,对各县(市、区)进行跟踪指导抓落实,在资金投入上给予示范社区支持。深入开展调研指导20余次、召开座谈会12次,组织专题培训15次,实现“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

  二是打造“两个阵地”。在社区,按照“五有一满意”,标准,提升完善“统战之家”,建设小区“红石榴之家”。全市建成具有“社区统战+民族团结”功能的“统战之家”44个,探索打造小区“红石榴之家”17个,成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34支,设置“红石榴”服务窗口42个。培育了北安市东北亚社区财富小区、孙吴县商贸社区等10个示范社区和8个示范小区。

  三是建立“三项机制”。夯实街道社区党组织党建引领机制,成立社区民族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内容,设立专兼职民族工作委员,强化基层民族工作力量。完善机关企事业部门共建联动机制,落实各部门支持社区工作职责任务,全市党员干部全部下沉社区。组织社区与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子”,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社区坚实的支撑。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协同促进机制,广泛吸纳新联会、非公企业爱心人士联盟、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参与,组织丰富多彩活动,打造社区供需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四是实行“四化管理”。建设“智慧社区”,加强信息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及时精确掌握社区人口、分布、流动和生活等情况,实时做到动态化信息管理。完善“组织网络”,提升网格化管理。将民族工作纳入《黑河市网格化管理服务条例》事项,深植于全市城乡社区3771个网格中融合推进。优化“便民大厅”环境,实现亲情化管理。推广一站式服务,设置引导员、咨询台,开辟“为您服务区”、休息区,提供饮用水、宣传册等用品,开通绿色通道。吸纳“物业管家”参与,创新社会化管理。构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四方联动机制,解决民生琐事1870件次。

  五是开展“五微+N”服务。开展微宣传,筑牢思想根基。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发送信息1300余条,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09次,发放各类宣传品15万余份。做实微服务,凝聚人心力量。建立以社区居民免费体检健康服务平台15个,发放便民服务卡5000余张,帮助排忧解难2800余人次。推进微治理,营造和谐环境。开展了14次情况排查,12项专项微整治行动,促进平安建设,营造和谐环境。组织微活动、促进情感交融。发挥中国传统节日的承载作用,开展“文化传情 爱在边城”“七彩微心愿”等丰富多彩的凝心促融活动2200余次。实施微救助,帮助排忧解难。结对帮扶230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460余件,形成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社会局面,共同守好祖国“北大门”。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311/116867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