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战略牵引下,攀枝花市始终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打造具有攀枝花特色、富含攀枝花共富基因的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市共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11个,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4个,近三年以来共争取省级以上民族专项资金10520万元。其中,迤沙拉村、阿署达村、昔格达村等不仅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村、历史文化名村、乡村旅游重点村,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富裕村、幸福村。
(1)突出文化内核,保持民族村寨的独特魅力
打造民族文化传承阵地,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成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等文化传承基地10个,保护、传承“谈经古乐”等市级以上非遗文化项目23项。指导民族村寨打造村史馆、民俗文化微型博物馆等静态展示民族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族服饰、乐器、手工艺品,保存民族记忆。同时,鼓励和引导各族群众将民族歌舞、生产技术和工艺、节庆活动、婚丧习俗融入日常生活,活态展示民风民俗,传承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厚植家国情怀。重视培养村寨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文化团体。完善民族村寨配套文化设施,加强牌楼、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建设,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切实增强民族村寨的文化吸引力。
(2)突出融合赋能,推动民族村寨的产业耦合
引导民族村寨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历史沉淀、优势产业等特色,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产业生态,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民族村寨建设、民族传统手工艺、民族文化传承、群众就业增收等融合发展,在现有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基础上,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共同富裕升级版”。突出农民增收,坚持把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发展增值收益作为基本出发点,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真正使民族村寨成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突出美丽乡愁,夯实民族村寨的发展根基
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全面融入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等重大战略,不断完善对民族地区发展差别化支持政策,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从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多方位、差别化、倾斜性支持民族地区发展,集中力量改善民族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民族地区通村通组硬化路工程、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等扎实推进,支撑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的芒果、油桃、核桃等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推进民族地区婚丧喜庆事宜移风易俗工作,采取宣传教育“导”、村规民约“治”、综合施策“管”等措施,坚决遏制高价彩礼、红白喜事攀比等不良风气,倡导俭以养德、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
(4)突出绿色低碳,厚植民族村寨的生态本底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民族村寨的建设发展。以零碳村庄试点为契机,在民族村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应用场景;引导鼓励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在民族村寨打造精品民宿、田园观光、轻奢趣玩、生态餐饮、星空露营等沉浸式生态旅游产业业态。高质量推进民宗系统数字化改革,聚焦小切口大场景应用,以数字乡村为主线,助推民族村寨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