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教育 > 正文
2019年3月,百色市德保县都安乡被国家民委、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边境民族地区双语科普试点乡镇。一年多来,都安乡不定期组织举办壮汉双语科普学习活动,通过少数民族语言辅助教学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等内容的科普教育,提高了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为脱贫致富提供了语言保障。
成效显著。目前都安乡建立有双语科普示范村2个、乡双语科普示范基地2个、乡双语科普人才培训基地1个、乡双语科普示范户100余户;组建了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体的双语科普服务站1个、双语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10支100余人;录制了农村养殖、桑蚕、山楂、水果种植技术等壮、汉双语培训教材和宣传手册10套1000余册,双语双声道光碟10盘;从当地特色产业实际出发,举办一系列水果、桑蚕、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活动,有效丰富了当地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
技能提升。都安乡充分利用“乡双语科普人才培训基地”、双语科普服务站和双语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年内,精心组织开展了6期壮汉双语科普推广系列学习培训活动。一是从丰富全乡特色产业结构出发,利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乡致富带头人及各村经济合作组织,举办了桑蚕、菌类培育、水果种植技术等实用种养技能培训4期约320人次。二是从提高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普及率和增强各类防灭火人员的业务素质出发,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实践和森林防灭火知识演练培训2期共200人次。6期双语科普推广系列学习培训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双语教学则更好帮助群众在培训中理解和消化科普知识内容,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得到了提升,种养技能得到了提高,农科技知识得到了拓宽,视野得到了开阔,群众增收致富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扩大范围。年内,都安乡加大壮汉双语科普宣传力度,不定期开展校园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活动,扩大社会参与双语科普推广范围。一是鼓励中小学、幼儿园定期举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校园科普文化活动,通过学习南路壮剧,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得壮语,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组织乡双语科普服务站人员和双语科普志愿者,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内容,通过制作张贴、悬挂各类双语宣传标语、横幅及板报、利用各村气象大喇叭播放双语音频等形式,深入村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壮族群众生产生活、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双语科普宣传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接受科普知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