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绵阳市多措并举推动石椅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时间:2024-02-20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3年以来,绵阳市真抓实干、感恩奋进,发挥统战法宝作用助力石椅村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推动石椅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一、建专班,夯实人才基础

  一是成立执行专班。组建由市委副书记任第一组长,北川羌族自治县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市县领导任副组长的20人“以石椅村片区示范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新时代绵阳乡村振兴执行专班”,从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与相关镇、村干部等作为成员,副组长及成员均驻村蹲点办公,坚持一线调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全力争取各方面支持。二是汇聚羌寨人气。组织动员市级各民主党派、新阶人士、民营经济人士等为石椅村发展献计出力,召开全市统战力量进乡村系列活动启动仪式,5家农业、文旅类民营企业与石椅村签订合作协议,推出非遗民俗之旅旅游路线,开发“进羌寨、住羌居、品羌宴、赏羌舞”等旅游产品,累计接待游客4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0%、105%,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三是培育本土人才。确定2名农技员和3名科技助理,助力建设2000余亩枇杷、精品苔子茶和桐子李等农产品种植基地。聚力培育本土人才,创新“农民夜校”办学新模式,通过“田间课堂”“院落课堂”“指尖课堂”“直播课堂”等方式,培养“田秀才”“土专家”20余名。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西南科技大学文化旅游博士工作站,让高校人才“为村所用”。

  二、制规划,明确发展定位

  一是编制村级规划。坚持“专群结合”“多规合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编制以石椅村为核心,辐射周边“六村一社区”的村级片区规划,融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基层治理等专项规划。二是明确发展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基层探索、群众主体、市场运作,典型示范、长效治理”的发展思路,做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推动石椅村建成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是提出工作目标。明确石椅村片区实现年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的“四个一”目标,促进北川羌族自治县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三、明职责,突出文化富民

  一是制定任务清单。制定《以石椅村片区示范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新时代绵阳乡村振兴责任清单》,明确规划引领、壮大特色农业深化文旅融合等9个方面70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及完成时限,建立月调度工作机制和“驻点督导、全程参与”推进机制,建立进度台账,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二是突出民族特色。整合20个项目,投资2000余万元,对村民住房进行羌风羌貌改造。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邀请文化专家、非遗传承人开展禹羌文化知识培训,组织羌年、羌笛、口弦等非遗传承人及文艺爱好者46名常态化开展“开寨”仪式、“风从羌山来”民俗歌舞展演等民俗系列活动,突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征”,打造石椅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组织市新媒体联谊会会员拍摄《云端羌寨》等宣传片,创作《羌年赋》《醉了羌山》《羌笛声中》等文艺作品,开展精品腊肉、优质水果、精美羌绣等农特产品展销,通过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持续推广石椅村特色文旅资源和农特产品。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评选“民族团结进步户”100户。成功申报羌年、口弦、羌笛等国省市级非遗项目3项。三是带动增收致富。建立“农户+合作社+村集体”模式,采取群众住房、果园、土地、现金等入股方式,组建北川石椅羌寨羌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培育农家乐92户,家庭农场23户。吸纳本村及友邻村107户入股石椅村水果专业合作社,带动入社群众人均增收4000余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余元。高标准建设羌寨大门、广场和接待中心,修建进村入组公路15公里,实施“五改三建”300余户。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2024/2/18/24d17c933c314ce2bb6327f51062437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