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一是以“素养提升”,突出普法重点。创新形式提升实效,系统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围绕落实省级试点任务,探索打造彝族法治文化广场,按照“一村(社区)一品”要求,在30个村增加法治元素。开展“法暖彝家•律治新寨”活动,制订分工方案,县领导带头深入乡镇、村组开展法治宣讲,县级部门广泛参与。按需普法精准施策,推广“菜单式”“订单式”普法,加强市县联动,举办“送法进彝乡”专题网络直播活动,邀请“全国十大法治人物”莫鸽鸽深入彝区进行“脱口秀”式普法。积极推广地区首家全国人大代表调解室——“双梅”调解室工作模式,灵活运用彝汉双语化解纠纷、以案释法。抓好重点对象普法,聚焦彝族风情文旅特色开发等重大项目建设、劳务纠纷等彝族群众关心关注问题,采取坝坝会、“送法上门”等形式进行法治宣传1800余场次,巡回开展文明新风引导培训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组织“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蒋兴义拍摄“尊法守规‘彝’路平安”微视频,个人开展“德古”彝语普法直播72场。
二是以“纪法协作”,攻坚守法难点。开展纪法专题培训,依托中纪委对口帮扶优势,扎实推进纪法同行。举办“青清相伴•纪法同行”专题培训班16期,县纪委监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分别结合近年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以案释纪法,提升领导干部法纪意识。用好本地案例,开展“一季度一通报一警示”,制作《贪欲之殇》《越“界”的青春》等本土警示教育片。近年来,相关工作成效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刊载推广41篇。联合开展法治督查,县级领导带队,县纪委监委、县委目标办、县委依法治县办联合成立督查组,重点围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贯彻落实法治建设系列规划开展实地督查,推动法治建设任务更好落地落实。利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开展专项治理,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把纪法监督触角延伸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末端。
三是以“移风易俗”,疏导治理堵点。“创”出移风易俗新机制。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制定移风易俗条例,配套制定工作导则、工作方案、党员领导干部“九不准”“九严禁”等11项政策文件,增强组织力量,形成县乡村三级主要领导亲自抓、事事有人管的组织体系。“构”出德法共治新格局。建立关于“婚丧喜庆”宴请和“尼木措毕”祭祀活动等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组织彝学会、“德古”协会联合制发《关于彝族民间婚丧事宜操办标准的公约》,加强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不良风俗行为约束。“治”出乡村治理新模式,推动114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制定文明乡风积分兑换制度。截至目前,全县签订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1.6万余份、引导简办婚丧事宜340余起7.4万余人。拍摄以整治高价彩礼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宣传片《小谷溪的约定》,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廉洁四川等主流媒体推广。
四是以深入开展“青年护航”,打造学法亮点。打造校园普法新阵地,打造民建小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成荍坝、三河口涉水坝等7个小学青少年普法微基地,开展线上、线下常态化联网普法教育,同步更新法治宣传栏200多期。扎实开展“学法筑基”行动。配齐配强全县50所中小学、公办幼儿园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00余次,受教育师生达4万余人次。培养教师成为“法律明白人”,常态开设法治教育课,举行“晨读宪法”、法治演讲等活动。“护校安园”营造安全校园环境。深化“阿杰鲁”未成年人检察品牌,扎实推进“海棠利剑Ⅱ”专项行动,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零容忍。以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为原型拍摄制作的微视频《阿杰鲁》,获评全国第五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优秀政法文化作品。取材于马边偏远地区的大龄低年级学生群体,宣传义务教育法的微视频《珙桐花开》获评“脱贫攻坚故事”视频类全国唯一特等奖。
五是以“审判提质”,体现民族特点。“玛牧”是彝族群众传唱千年的道德经典与行为规范,在彝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1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威”在彝语里指规则、规范的意思,属于法治范畴。马边彝族自治县致力延伸拓展“玛牧”文化法治外延和内涵,以建设“一支双语审判团队、一支双语法治宣讲团队、一个法治教育基地、一个法治系列读本、一个德古调解室、一个双语抖音宣传平台”“六个一”目标为重点,树立“同心、崇法、明德、繁荣”工作理念,创新“玛牧•吉威”审判品牌。近年来,“玛牧•吉威”创新“法言法语”表达方式,将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与“玛牧”文化相融合,运用说唱形式宣传法律法规,让法治宣传接地气、聚人气。同步完善巡回审判机制,定期选择宣教意义较大的案件进行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推动维护彝区社会和谐稳定。
六是以“创建引领”,强化示范焦点。积极开展守法普法示范县创建工作,对标《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落实职责,责任清单。在创建中夯实法治建设根基。经自愿申报、市级推荐、省级初审、司法厅党委会审议研究,2024年1月9日在四川普法网上公示了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活动拟推荐名单。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福来村创建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鱼仓山村创建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荍坝镇茶叶村成功创建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