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近年来,雁江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稳妥做好群众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三项机制”促交往,推动“集体连户”。一是党建引领带动机制。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各民族积极融入为目标,充分结合“党建+”的体系,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转作风、提效能、暖民心”行动和常态化志愿行动帮助各民族困难家庭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帮助群众解决上学、就医等问题24件,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二是集体联动交流机制。协调农业、教育、统战、民宗等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加强思想互融、信息互通、工作互助,召开“各族群众一家亲”恳谈会10余场,每年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编发《民族团结知识应知应会手册》1000余本,开展网络“红石榴·连心”宣教活动10余次,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氛围。三是互帮互助联络机制。开展各族群众联络服务工作,摸排收集各族家庭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等,采取互帮互助模式,近年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3件,解决来信来访100余人次。
(二)“三大平台”促交流,实现“发展连心”。一是以村集体经济为平台,发挥引领作用。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引入农业企业,通过吸引投资、合作开发、租售开发模式,将闲置的200余亩耕地、100余亩撂荒地和100余亩基本农田及其他集体性资产资源转化为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本,争取省级项目资金175万元,修建团结路7公里、生产便道100米、蓄水池39口,突出村集体经济引领作用。二是以外部资源为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新联会、知联会等统战人士的牵头作用和发展优势,吸收和鼓励区、镇、村的各族群众参与产业发展,采取“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基层惠农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引进第三方成熟的电商公司,实现育、产、供、销“一条龙”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各族群众增收。三是以自身优势资源为平台,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和鼓励广大群众以“土地+资金+技术”的方式入股集体经济,将村集体资产及财政投入到村上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农业企业形成股权,按股分享收益,并鼓励吸纳各族群众加入务工,参与经营管理,解决就业问题,形成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三)“三项举措”促交融,推进“融合连体”。一是以服务管理为导向,促进思想共进。探索打造“党建+民族团结”新型民族互嵌式社区,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增进友谊,组建6支“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把他们牢牢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二是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促进资源共享。以广场、步行街、公园和社区为依托,打造“谭妈妈”民族团结服务站,设立“红石榴夜校”“石榴籽·民族团结大家谈议事厅”“红石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石榴·邻里守望服务站”等18个服务阵地,促进各族群众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为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三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文化共融。组建“红石榴·民族艺术团”等队伍3支,以民风民俗、特色农耕、民族服饰、民族礼仪等内容为主题,依托各民族传统节日,举办了文艺演出、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比演、茶话会、摄影比赛等活动80余场,引领民族文化共进、多元文化共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