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各级学校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润童心团结齐育石榴籽”主题活动,通过阵地建设、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公益服务等措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一、强化理论武装,厚植思想根基。各级学校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老少颂党恩行二十大”“非遗入校园”等主题宣讲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在“读、写、画、唱、讲、走”中筑牢思想基础,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种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
二、非遗传承进校园,传统文化润童心。为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兴趣培养为目标,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形有感有效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如:城北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开设青绣、香包、剪纸、京剧、剪纸、古羌舞等特色项目,邀请京剧老师、非遗传承人和辖区手工艺人进校授课,通过阅读、表演、体验、交流、互动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实操体验中,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研学实践增见识,寓教于乐促成长。全市教育系统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研学实践路线。组织各级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花开成长路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研学活动和“学党史明省情弘扬民族精神”“红领巾寻访”“党的故事我来讲”等少先队实践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观摩学习拓视野,交流互鉴共进步。各级学校以学生演讲、T台秀、情景剧和宣传片等形式开展“石榴籽家园”建设工作现场观摩,通过经验互评互动交流,既了解各学校创建亮点、工作成效、经验启示,也能对标对表争先进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进校园”和“石榴籽家园+”融合发展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积累工作经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