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一是深化校地合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工作纳入市委统战部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全市教师年度培训计划,纳入高校思政课、体育课教学内容,夯实各级干部和教师思想基础。与市属高校结对子,进一步强化对高校“铸牢”实践活动的指导,引导广大师生深入理解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内涵。
二是加强文化沁润。在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口腔职业学院等学校打造民族文化长廊、石榴籽图书馆文化宣教阵地,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和谐氛围。指导学校开展学一段民族舞蹈、看一部民族团结电影等“十个一”民族团结进步系列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化在校园、浸润到心灵。动员学校积极参加全省“同运动·一家亲”和校园舞台剧展评活动,邀请川剧资阳河流派、东峰剪纸等非遗传承人,以实践课等形式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三是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红石榴志愿者服务大会”、“蜀人原乡·文化资阳”书画传习、“青春志愿、爱在社区”等市级活动。组织召开“聚才促就业”高校就业指导培训,为各族应届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介等就业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