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追踪报道 > 正文
今年以来,酒泉市以深入实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为指引,坚持把握四个抓手,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是坚持以“联创共建六大示范行动”为抓手,着力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基础。深入拓展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跨区域联创、片区联创、系统联创、军地共建、校地共建、地企共建”六大示范引领行动,加强与周边市、县、乡合作交流,牵头召开甘新蒙三省交接县睦邻友好关系洽谈会,多个睦邻乡镇自发组织签订民族团结友好共建协议。坚持“一县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发展理念,辖区7县(市、区)着力推进创建工作由“盆景”向“风景”过渡发展。坚持发挥民委委员单位职责,在全市税务、教育、消防救援部门深入实施“系统化”创建工作。坚持与敦煌研究院、西北民族大学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教育培训、文化研究等“校地合作”活动,开展“军地共建”和“百企兴百村”行动,共同建设各民族美好家园。
二是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抓手,着力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坚持以“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为重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职业规则和团体章程。坚持以干部、青少年、知识分子等为宣教对象,进一步擦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品牌,组织开展“妈妈带我去旅行”教育部门系统化创建专场演出、民族理论政策百场万人大宣讲、统战系统民族团结专场演出等八项主题活动。坚持用好“百场万人宣讲”“党员红书包”“马背党校”等有效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思想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
三是坚持以“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为抓手,着力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基础。始终坚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科学谋划制定《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实施农村土坯房改造项目,支持民族地区培育形成“文化+”“旅游+”“生态+”新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落实“支医”“支教”双向挂职锻炼等政策,稳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鼓励基层创作一批反映地方特色、歌颂民族团结的乡土节目和文创产品,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四是坚持以“城市民族工作精细化服务”为抓手,着力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群众基础。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城市片长制、社区网格化管理等制度挂钩,进一步织密“社区党委+楼院支部+网格小组”三位一体城市民族工作管理体系,增强城市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承接能力,有效受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户口迁入、创业开户、求职就业、医疗保险、生活救助等事项。市、县和街道社区组织开展“各族儿女歌颂党、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文艺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各族人民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