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健全“四项机制”提升民族工作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时间:2021-10-20 作者:佚名  来源:黑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牡丹江市抓住获批全国“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契机,以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突破点,探索建立健全“四项机制”,提升民族工作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引导外来少数民族群众主动参与牡丹江振兴发展。

  一是健全工作联动机制。成立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构,把服务管理工作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社会综合治理、平安城市建设等工作范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与10个县(市)区签订《外来少数民族服务管理联动协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出台《牡丹江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及保障措施。系统梳理少数民族相关政策,逐条分析、逐一落实,确保政策应落尽落。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展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调研,开发牡丹江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外来少数民族人口信息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掌握外来少数民族人口基础信息。

  三是健全培训宣传机制。制定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培训计划,举办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政策法规培训班,针对住房、就业、入学、疫情防控等热点问题,进行精准解读、开展精确服务。结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把服务外来少数民族群众作为重点,明确宣传内容、方式和任务,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宣传活动。协调市教育局解决子女就近入学等难题,指导海丰朝鲜族社区举办外来少数民族群众“邻居节”、市伊协举办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座谈会等,努力营造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保障少数民族权益、为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的浓厚氛围。

  四是健全帮扶救助机制。投入3.8万元,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社区建立6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创建东安区市政社区、西安区西牡丹社区2个示范点,为群众提供全面服务。制定实施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帮扶救助计划,随时掌握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情况,在遇到灾、病、危等情况时及时组织救助活动。纳入市委统战部慰问范围,在民族重大节日和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前夕,部领导深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进行节日慰问,确保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党的温暖。

  


原文链接:http://mzw.hlj.gov.cn/system/202110/198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