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合浦县开拓“四个阵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增效

时间:2021-10-20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近年来,合浦县开拓“四个阵地”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收到实效。截至目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县示范单位13个,同步评为市级5个、自治区级1个。在廉州镇、山口镇、乌家镇建立了3个“民族之家”。全县呈现政治大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和睦团结的良好局面。

  开拓“组织阵地”,建强创建工作根基。进一步建强组织阵地、配优指导队伍。完善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组织网络、制度和长效机制,构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联合格局。一是完善了创建工作组织网络。完善了各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77个,成员1000多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组织网络全覆盖。二是建立创建工作的各项制度。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表彰制度等各项制度。三是健全了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机制、目标责任制机制、创建活动奖惩机制等各项机制。形成了“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工作格局。

  开拓“宣传阵地”,强化民族团结宣传。  一是细化宣传对象。把宣传对象划分为各族群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大众、在校学生四大部分,宣传时间、地点和内容各有侧重,做到有的放矢。二是细化宣传形式。2019年以来,以小册子形式,向全县400多名中小学校长发放民族团结宣传资料20000多份;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杨公》和县民族宗教侨务局的原创歌曲《和之合浦》为主打,举办富有民族特色的晚会6场;针对全县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举办合浦县校园民族团结知识讲座5场次,校园民族团结知识竞赛3场,参加学生近9万人次。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利用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合浦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陈铭枢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举办大月饼美食之乡——合浦大月饼品尝展示会、合浦“十大名菜”与“十大名吃”评选暨美食展,开展“壮族三月三·和谐在八桂”——汉郡合浦美食摄影展活动,编印了《民族团结美丽合浦宣传画册》《民族团结和谐合浦书法集》《家乡味道——汉郡合浦民俗特色小吃摄影集》等书籍共6000份,拍摄了宣传短剧《民族团结一家亲》。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把民族政策理论宣传融入到教育纪念、民俗文化、书画展等活动中,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效果。

  开拓“示范阵地”,彰显创建示范实效。成立工作专班,积极指导示范点建设。如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廉州山歌对唱、耍花楼、秧歌舞、竹竿舞等活动,引导群众把民族政策法规创编成琅琅上口的山歌,让群众在一对一答的对歌中了解各民族团结与幸福生活的关系;在各示范点之间开展“互观互学”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把创建活动纳入企业中心工作,多次深入非公企业指导,从重视培养、关怀爱护各族员工,开展各种特色民族歌舞表演活动等方面开展创建工作。2020年12月,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有条不紊地开展推荐申报工作,评定合浦廉州中学等13个单位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评定合浦县委统战部等5个单位为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推荐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合浦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申报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推荐合浦县山口镇永安村、曲樟乡曲木村申报自治区民族特色村寨。

  开拓“文化阵地”,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一是成立文化园地。在山口镇山东村建成合浦县民族团结园,设有体育室、阅览室、会议室、文化舞台、篮球场等,阅览室有《中国民族报》《广西民族报》《人民日报》《广西日报》等各种书报刊。二是建设教育阵地。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现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西未成年人道德思想教育基地,文物共520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200件,三级文物360件,展示了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深厚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合浦县对160多件馆藏青铜器进行修复;投入数百万元,完善博物馆的硬件设施,充分发挥教育示范基地的职能作用,讲好民族历史文化故事,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今年3月,在廉州广场成立合浦县首家城市智慧书房,占地158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配备有自助借还机,促进了各民族群众学习交流。书房独具广西特色的民族风陈列,颇具艺术气息的铜凤灯,合浦非遗瑰宝合浦角雕以及中国结、绣球等民族风摆件以及民族团结标语,宣传了合浦丰富多彩的民族非遗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038654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