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南通市民族团结案例获全国“最佳案例奖”

时间:2021-10-29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日前,中国人才杂志社举办的“2021年(第五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南通市《打造人才合作“宁海模式” 破题贫困县域教育振兴》被评选为“最佳案例”。

  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每两年举行一届,至今已举办五届。此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稿950余篇。经严格评选,评出组织奖10个、最佳案例35篇、优秀案例105篇。

  云南宁蒗、江苏海安两地以“敢为人先”的智慧和胆略,达成了“木材换人才”协议,开启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的历史先河。1988年4月28日,两地教育局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合作协定,分两轮实施,每轮5年;8月25日,海安抽调33名骨干教师来到小凉山;9月1日,在县城北郊原宁蒗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以两县县名第一个字命名的“宁海中学”。远隔千山万水的江苏海安与云南宁蒗,完成了跨越时空的智力帮扶。

  “宁海模式”推动了宁蒗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到目前,宁蒗与海安共开展了10轮教育合作,海安累计派出268名支教教师,在西部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创造了堪称奇迹的辉煌教育业绩。所教各年级教育、教学质量多年高居全县第一;培养了8名市高考状元和6名市中考状元,培养了20000多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输送了10000多名大、中专生。近五年来被清华北大录取的有10人,考入一本院校的累计有1000余人。如今,许多毕业生成为了建设宁蒗、发展宁蒗的主力军。

  宁蒗的振兴,系于教育;宁蒗人民的福祉,基于教育。“宁海模式”开启东西部合作的先河。未来,宁蒗、海安两地,将通力合作、携手共进,继续巩固好教育合作成果,打造好“宁海合作”升级版,变“输血”为“造血”,让宁蒗教育振兴大放异彩。


原文链接:http://mzw.jiangsu.gov.cn/art/2021/10/29/art_39733_100900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