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闪闪发光的90块牌匾——玉林市玉州区玉城街道南观社区构建“八共”社会条件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时间:2021-11-03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玉林市玉州区玉城街道南观社区地处玉林市老城区,人文历史悠久,岭南文化浓郁。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下设8个网格,有3470户共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05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12人,居住着汉、壮、苗、瑶、满、回、侗、土家、布依等9个民族。走进社区不太宽敞的荣誉室,各类荣誉牌匾挤得满满的,数一下,90块。这些闪闪发光的牌匾的背后,是多年来社区从自我做起、从精细入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社区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富共维”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好各族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十分融洽的良好局面,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个缩影。

  ——“十分钟服务圈”:好温暖

  以周到细致的服务为手段,把社区建成各族群众幸福家园。针对社区多民族散杂居的特点,着力拓展服务领域,构建民族特色服务体系,把服务各族群众融入社区大服务范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创新提出了“群众救助、十分钟到位,大厅一站式服务、十分钟受理,居民咨询、十分钟答复,邻里纠纷、十分钟到场的“10分钟服务圈”服务新模式,承诺社区接到求助电话,做到10分钟内有社区工作人员到现场为他们解忧、解困、解难。提供“全心、贴心、爱心、顺心、暖心”帮扶服务,使城市民族工作成为社区服务管理的基本要素。社区班子成员、工作人员全部下沉到各自包挂点,形成全覆盖的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信息员等“铁脚板”职能,面对面开展信息集采、邻里琐事协调、问题上传反馈,让居民群众身边有了“知心人”“专业人”,大大增强了“铁脚板”的工作效率。设立各族群众接待窗口、求助服务热线,向社区各民族家庭派发“服务指南”,使各族群众享受到政策咨询、医疗报销、失业就业、子女入学、纠纷调解等50多项服务。

  ——“多台戏轮流演”:好精彩

  2004年,社区组建了“南观艺术团”,艺术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常态化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一居一品”、国学驿站、家长学校、“四点半课堂”等一批特色文化项目精品。一场场“我和我的祖国”“壮族三月三歌圩”快闪活动吸引了社区各族群众纷纷加入,唱响民族大团结,向伟大的祖国深情表白,以歌传情,团结友爱,展现五彩缤纷的南观。由各族居民主演的民族歌舞“巧媳妇”、“望穿秋水”、“心中的绣球”、“荔枝熟了”先后荣获广西基层群众文艺汇演和广西“田园欢歌”文艺创作演出活动特等奖、一等奖。培育和打造重阳节“孝德敬老”集体祝寿会、“端午邻里节”、“壮族三月三”民族民俗风情文化节等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节,共赏民族服饰、共尝各族美食,为各族居民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幸福南观家园”微信公众号推出“家的味道——相约壮乡三月三,云端美食进万家”线上各族特色美食制作和推荐微课堂,吸引成千上万居以参与。

  ——“网格化新模式”:好落地

  发挥社区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社区家长学校示范点”的品牌效应,在社区设立了“四点半课堂”,对社区内各民族务工人员子女进行“一帮一”结对关爱,由社区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在四点半放学后开展课外辅导、照料等,营造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共融的良好社区环境。制定《社区民族工作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配合设立“书记解忧面对面”坐诊平台、“解忧直通车” “便民解忧格”等小程序,让街道、企业、居民多元连接,有效破解企业及群众服务分散化、诉求难解决等问题,真正实现“手指点一点、问题减又减”。建立网格化平台,加强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将民族工作纳入社区网格管理,实行精准化服务,确保少数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社区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让各民族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南观模式”。2014和2016年南观社区分别荣获“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荣誉,并始终保持示范带动作用。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064612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