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省民族宗教委二级巡视员何耀军赴攀枝花市、凉山州、雅安市等地开展民族类专项资金推动彝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

时间:2021-11-10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10月24日-11月5日,省民族宗教委二级巡视员何耀军携省民开中心相关人员,深入攀枝花市、凉山州、雅安市等地实地查看民族类专项资金帮扶彝区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移风易俗等工作开展情况,专题调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重点项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建设情况和发展现状,深入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和喜德县彝欣社区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积极与当地干部群众谈心谈话,共同查找巩固脱贫攻坚的难题和瓶颈,共同探讨民族类专项资金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同时,指导白马镇田坝清真寺、西昌市吉羊巷清真寺、光福寺等做好疫情防控及消防安全工作。

  调研组认为,彝区的脱贫攻坚成绩来之不易,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为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各类特色产业雏形基本形成。但是,产业发展还不能持续带动广大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村级集体经济空白化和空心化、移风易俗工作还需持续加强、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民族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调研组指出,民族类专项资金在推动彝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建设,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精准定位自身功能,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切实提高民族类专项资金边际效益,推动民族地区和散居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发挥“引子”作用,做好内部整合与外部撬动,引导社会资本、数字技术等市场关键要素投入到民族地区和散居地区,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除返贫风险,围绕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因地制宜开展重点项目建设,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强化乡村产业支撑,传承民族文化,完善基层治理,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dtyw/2021/11/9/82011e0bf15a46a9a09a9c899d5ac58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