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时评 > 正文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中,保山市施甸县结合各部门各行业特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村)、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医院、进企业、进警营、进景区“九进”活动,着力构建“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工作格局,一批工作扎实、机制健全、群众公认、带动明显的示范单位逐步建成。在大中村依托整族帮扶项目,将111户451名群众搬入建成的“得埃乌”(布朗山)易地搬迁安置点,各民族共居共事共乐、交往交流交融,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守望相助、和睦共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彻底扭转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的历史。在摆榔民族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以同读爱国主义书籍、同绘爱国主义书画、同唱爱国主义歌曲、同讲爱国英雄故事、同看爱国主义影片、同跳民族团结舞蹈、同书民族团结作文、同建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同办民族团结文艺展演的“九同”活动为载体,促进各民族学生共同学习、共同锻炼、共同生活,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五个认同”深入人心,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木老元乡实施群众干不干、怎么干、干什么、出现纠纷怎么办、项目建后如何管“五个群众说了算”的村民集体决议制,让群众当“主角”,彻底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全面巩固和发展,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
截至目前,施甸县创建了“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31个、“保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41个、“保山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个,县委、县政府命名“施甸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76个、教育基地3个;木老元乡哈寨等3个自然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姚关镇陡坡等4个自然村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木老元乡荣获“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1名布朗族优秀党员代表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1人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并代表施甸34万各族群众到北京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