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近年来,贺州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4·27”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加快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助推少数民族聚居区快速发展,促进了贺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道路通畅了,产业搞活了,运输更加便利了,收入提高了,贺州市打通了群众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让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彻底告别“守着金饭碗挨穷”的日子,为少数民族群众铺就了“致富路”“幸福路”“暖心路”。
加大资金投入,让民族地区实现交通“硬联通”。本着“建好一条公路、造就一域景区、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原则,贺州市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富川瑶族自治县、平桂区等偏远山区少数民族集聚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贺州市投入交通资金7.79亿元,实施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6个,建设公路总里程97公里。为钟山县公安至大江边(牛庙至花山段)、回龙至同古、燕塘至两安公路等工程建设项目,解决了70多个自然屯群众行路难问题。实施昭平县富罗镇经黄花山温泉至北陀镇、昭平县文竹镇至仙回道路硬化工程,解决了9个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实施富川瑶族自治区县富阳至朝东公路项目,惠及5.87万沿线群众的安全出行,富川瑶族自治县成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优化运输体系,为民族地区提供交通“软服务”。一是着力改善客货邮运输条件,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优质运输保障。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率先推出“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农村物流品牌建设,为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率。8月,富川瑶族自治县“电商物流+特色产业”农村物流品牌荣获全国第二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也是广西首个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的县(区)。通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物流发展模式,富川瑶族自治县建设了物流园,打通了脐橙等特色优质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全县农副产品销售比同期增长13.2%,收入同比增长13.83%。二是创新开展民族地区公交个性化服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前,贺州市在全面实现建制村通客车前提下,通过改善提升道路安全通行能力,推进公交普惠化、全覆盖,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各族群众出行、就业、入学等提供了便利,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今年8月,开通了“民族团结号”公交车,为鹅塘镇至平桂区、八步区等民族学校近2万名学生提供便捷就学服务。不仅如此,还利用公交车这一载体,在公交车车身喷制“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字样,在车内放置民族政策、民族知识等宣传资料,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不断融入到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中,引导青少年传承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开通民族乡村旅游公交车,促进民族聚居区乡村旅游繁荣发展。今年1月,八步至南乡(西溪温泉)公交的开通,为1万多群众提供了优质出行服务,同时为前往西溪温泉旅游度假的游客降低了出行成本,提升了旅游景点的行业竞争力,助推了贺州全域旅游再上新台阶。
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一是创新“流动宣讲课堂”。运用宣传栏、宣传册、微信公众号、交通工具等载体,运用壮汉两种语言文字开展宣传,融入民族图案,宣传效果更加深入人心。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少数民族先进模范人物“瑶乡艄公”赵仕斌、为贫困群众买红薯的壮乡好干部等,凝聚民族正能量,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同时,结合建党史学习教育和业务工作实际,将公交车车体宣传融入民族元素,并印制“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传,使交通运输工具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流动宣讲课堂”,让群众在乘车过程中就能够了解民族知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开展结对挂点学习交流。将民族团结进步结对挂点村作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发传单、走访慰问等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风民俗知识等内容,让各族群众进一步了解民族的历史习俗及民族政策,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更加深入民心、贴近群众,引导群众自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营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开展联创联谊活动。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增进党员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感情,相关等部门积极主动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联谊活动。5月,贺州交通、民宗、行政审批部门组织党员干部35人深入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村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8月,贺州交通、民宗、文明办等部门到平桂区民族学校开展“手牵手共创文明城,心连心共促民族情”活动,活动中,向平桂区民族学校的中小学生宣讲民族团结进步、创文明城市知识,并发放宣传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文明城市知识抢答竞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