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时评 > 正文

镇沅县四个结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时间:2022-01-21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镇沅县着力开展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强化领导,加强督查,以测评体系为指引,全面抓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指标任务。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深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向“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和“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各族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大家庭,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二是探索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相结合。以“绿色、山色、特色”为总体布局,融入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突出科技服务圈、教育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化服务圈,以“青瓦、白墙、蓝腰带,斜厦、花窗、马头墙”为特色风貌,融汇彝族火把、哈尼族白鹇、拉祜族葫芦图腾多方面元素,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形象和城市符号,美化亮化夜景灯光,建成哀牢小镇全国宜居小区,着力打造“最宜居”城市。擦亮“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大美乡村和哀牢宜居小镇金字招牌,着力谋划全域旅游;打造商业街区、千家寨主题街区、休闲购物街区,彰显县城商贸业态活力。

  三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大力繁荣各民族文化,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1年共开展茶歌酒歌、舞蹈、声乐、器乐、茶艺等各类培训23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创作编排《百花竟放·红艳艳》、《喜看恩乐新风貌》《爱国卫生突击战》等36个文艺节目。其中《倮倮的太阳》获市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传承奖和铜奖;《彝山的太阳》获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优秀奖。

  四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相结合。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使“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青壮年基本具备普通话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安排具有普通话培训资格教师深入“直过民族”村培训,基本解决少数民族青壮年学习普通话“开口难、开口羞”的问题,提升“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和建档立卡青壮年劳动力基本素质。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在融媒体、社区、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集中开展“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主题活动。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原文链接:http://mzzj.yn.gov.cn/gzdt/dfdt/202201/t20220119_753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