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追踪报道 > 正文
丰宁:黄旗武会“武”出精气 神喜乐闹元宵
元宵节前,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黄旗东村热闹非凡,民间艺人在村内文化广场表演有着悠久历史的省级非遗项目“黄旗武会”,喜迎元宵佳节到来。
“真刀真枪全靠实力,一招一式绝对精彩!”黄旗东村的文化广场上,掌声不断,喝彩不断。一听说“黄旗武会”的演出开始了,十里八村的村民们陆续赶来观看。随着密如雨下的锣鼓伴奏,两位表演者身着八旗服装上场,分别手持“真家伙”对打,你来我往,春秋刀七式、双手带五式、路花三节棍六式、虎头钩六式等套式轮番上阵,现场激烈火爆,极具观赏性。“每年不看‘黄旗武会’,干起活来都感觉没劲头。”一位观看演出的村民说。
“黄旗武会”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表演以传统武术为基础,以锣鼓伴奏,颇具观赏性。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黄旗武会”的会首和传承人都会一起组织武会成员和吹打乐班子,举行花会表演,俗称“吉庆会”。“历史上,清王朝1644年入主中原,历经‘康乾盛世,天下大治’之后,八旗军之一的正黄旗部队退役将士在丰宁北部山区——今天的黄旗镇安家落户,临阵对敌的实战武技训练逐渐演化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花会。而后,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丰宁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琳介绍,2011年,“黄旗武会”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黄旗镇的9个行政村分别组织起了村级表演队伍,总人数达到400余人。丰宁旅文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宁积极倡导开展“黄旗武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传习活动,先后组织参加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河北承德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开幕式等演出活动。
青龙:长城脚下看“非遗”,金猴踏雪闹元宵
春节期间,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白家店村锣鼓喧天,一群华服彩妆、活蹦乱跳的“美猴王”手持短棒,踩着鼓点铿锵起舞迎元宵。满族舞蹈“猴打棒”在白雪映衬下更显热情奔放,围观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据悉,“猴打棒”源自满族传统舞蹈“玛虎戏”,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满族人为保人丁平安,平时进山敲击木棒,以震虎狼。后经编排,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装扮成神话故事中的“顽猴”,手持双棒,集跳跃、击棒、呐喊为一体进行表演,“猴打棒”由此得名。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乡村广为流传。如今,“猴打棒”已经成为青龙满族自治县逢年过节及重大庆典活动必不可少的文艺项目。
“我参加表演有四十多年了,这项活动不仅愉悦身心,而且能给大家带来欢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猴打棒”项目传承人马玉辉说,他从十几岁开始参加“猴打棒”表演,亲历了这项文艺活动从服装、动作、阵容、伴奏的不断升级演变。他表示,一定会把“猴打棒”这项少数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在传承中发扬。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