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风俗 > 正文
江苏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开展“红石榴村村结对、村企结对”活动,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各民族共同富裕之路。
一、聚焦“高”的政治站位,绘制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共富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将“红石榴村村结对、村企结对”纳入江苏《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纳入省政府2023年度百项重点工作,纳入江苏省民宗系统工作要点。统筹推进常州武进区与金坛区、无锡江阴市与盐城滨海县等8个市开展市内结对和跨市结对,引导经济发达示范村长江村结对经济薄弱村淮河村,形成示范带动、多点联动的结对格局。
二、聚焦“新”的实践路径,把握共同富裕的“风向标”
坚持以产业项目促进经济发展,从农产品销售、就业岗位培训、生态建设等维度,持续优化帮扶机制,围绕对口帮扶村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现实需求,积极创造双方交流合作、就业创业的便利条件,以项目化推进方式带动受帮扶村实现由接受“输血”到主动“造血”的转变,有效提升双方的业务工作水平、项目服务质量和村居治理能力,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升共建村居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村居社会治理整体跃升,帮助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三、聚焦“融”的工作基调,厚植各民族奋斗的“石榴情”
结对村企共同打造“红石榴”品牌特色名片,深化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结对共建单位以地缘、人缘、产业等为联结点,通过组织联合、基础联建、民生联动形成“三联”机制,输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农村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坚持有形有感有效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搭平台,作表率,结对子,送爱心”的方式,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