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查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拼干“六篇文章”干出新时代“好样子”

时间:2024-02-20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近年来,北川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做深做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六篇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汇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合力,2023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7.8%。民族文化绽放光彩,经济社会呈现出高速度发展的喜人格局,打造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一是经济发展交出后发赶超新答卷。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06.55元,增长8.2%。连续创建1个5A级、4个4A级和1个3A级旅游景区,摘下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2023年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42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96亿元,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9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52个,发布“羌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北川苔子茶、花魔芋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苔子茶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3年茶叶已获得金奖13个,茶叶远销国际市场,“大禹门前树 千年苔子茶”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靓丽名片。农业总产值实现31.61亿元。先后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

  二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陈云珍、全国人大代表余绍蓉等先进典型和新时期共产党人楷模兰辉同志。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3个。全县建成国家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市级县级党性教育特色基地8个、党群“吉米家园”235个。

  三是文化事业绽放光彩。先后举办以“红色经典·阅读越美”“红色经典·相守乡伴”“红色记忆·峥嵘岁月”等系列内容的“红色悦享讲堂”500余次。先后成功举办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羌族传统体育“古斯都”、喜庆羌年、“情歌节”“丰收节”“望果节”系列等大型文体活动及民族文化活动;上榜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县”,获评“中国羌绣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申报“羌年”等10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万人跳沙朗庆羌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少年禹传奇》中华大禹超级IP入选全省“十四五”重点动画片选题规划。

  四是社会发展呈现和谐昌盛。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连续6年位列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羌风民俗融入司法调解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充分肯定,“心沐计划”被评为全国“百佳志愿服务项目”,“银龄计划”志愿服务被新华社、中央文明办刊发点赞。永昌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创建3个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永昌镇被授予全省基层治理示范镇,马槽乡红星村成为全市唯一的中央组织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涌现出“钢腿女孩”牛钰、“敬礼娃娃”郎铮等一大批优秀青少年,全县各族人民自发用羌绣、农品做党旗和国旗,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五是生态文明焕发绿水青山新颜值。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年均达92%以上,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森林面积20.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1%。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提升至74种,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提升至13种。全县有自然保护地4个,保护地面积为1039.4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shfz/2024/2/19/6bdc7deebd3e4f74b375c37e63d3b05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51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