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广西钦州工作,车间主任对我很好。”“厂里的住宿条件和伙食都很好,感觉很棒!”,新员工乌甫尔和麦提托合提开心地说道。3月中旬以来,又有2名维吾尔族新员工到钦州市高新区企业务工,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新疆墨玉县。
随着桂疆之间不断深化彼此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同胞从昆仑山北麓出发,不远万里来到北部湾之畔,助力壮乡儿女建设美好家园。“这几年,我市与新疆墨玉县政府加强沟通,各相关部门与用工企业通力合作,为前来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各方面的帮助,让他们愿意来、留得下、融得进、有发展”,钦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立和说。黄立和介绍,去年2月,针对疫情期间员工返岗难题,市政府办协调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墨玉县政府,采取人员集体包机来桂、用工专车接机回厂的“点对点”方式,全力确保返岗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据了解,得益于地区之间良好的用工供需协作关系,以及钦州市致力打造的安全稳定用工环境,目前墨玉籍来钦集中务工人员已超过600人。
为了更好服务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帮助新疆集中务工人员解决困难和问题,2018 年8月,钦州市成立了广西首个市级“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工作站”,政府办、人社等部门组织配套了服务保障队伍。2019年9月1日,工作站接到电话,“有一名年轻小伙子情绪激动、嚷嚷要跳楼”,电话那头传来着急的声音。工作站值班人员立即赶过去,同时紧急联系了公安、消防、医护等人员做好救援准备。值班人员马上会同带队干部对这名年轻小伙子开展心理疏导,稳定了他的情绪,打消了他轻生的念头。原来,这名叫杰力力的新疆员工才19岁,由于遇到了恋爱情感问题,当天喝了很多酒,一时想不开就不想活了。事后了解到,这名墨玉籍小伙子在工作站的指导和帮助下,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除了思想感情上的真心关怀,生活中也处处盛开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花。在社区,市民宗委、政府办、园区工会等各部门经常通过“少数民族之家”等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用工企业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联欢活动,浓情上演了萨玛舞、抛绣球、竹竿舞具有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节目,还分批组织员工到三娘湾、园博园、钦州港等景点观光旅游,让维吾尔族员工在流连忘返中领略岭南风情。工作之余,各族员工时常邀请墨玉籍同事到家中做客,开展烧烤、歌舞等文娱活动,在载歌载舞的欢乐中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友谊。
钦州市情系少数民族同胞,在就业、就医、就学、日常生活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政策倾斜,一次次奏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目前,我们在街道社区共建立了13个‘少数民族之家’,以及12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为少数民族员工提供咨询办理社保、医保等各种便利服务,鼓励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钦州环境,推动全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市民宗委民族工作科负责人丁凯杰介绍道。去年12月,新疆员工吾吉马木被确诊患脑肿瘤,在了解到该员工家庭困难、难以支付手术费的情况后,民宗委、公安、人社、辖区政府等部门和单位主动联合用工企业发起募捐活动,维吾尔族、壮族、汉族、侗族、哈尼族、京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各民族人士共1668人参与募捐,筹得爱心款项47888元。在两地政府的帮助下,该员工顺利返回家乡并接受积极救治和悉心照料。带队干部送他回到家后,他的家属红着眼睛说,“有了这笔钱,他就住得起院吃得起药了,生活又多了一丝希望,太感谢你们了!” 钦州市还统一调配教育资源,安排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到公立学校入学,实行混班教学,让各民族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据了解,今年将有10余名墨玉维吾尔族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问题得到解决。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精神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支倾注真情的服务保障队伍,他们通过服务工作站、少数民族之家等一个个“小窗口”,打开了钦州民族团结进步的“大视野”,体现了广西开放包容、发展共赢的大格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