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追踪报道 > 正文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河北多地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到帮扶工作中,吹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号角。
驻村帮扶助振兴,农户、集体“双丰收”
“这就是我们省民委帮扶的独立营村,你看路两边的太阳能路灯,就是我们一手弄起来的,再往前走就是新村部了……”冬日的午后,省民委驻独立营村第三批工作队队员马亚旭再次来到了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独立营村,这里是他曾经工作、生活了两年多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马亚旭的心时刻牵挂着这里,一有时间就回来看看。村里人见了他,还和以前一样叫他“小马”,热情地让他去家里坐坐。
独立营村曾经是个深度贫困村,自打2016年省民委派出工作队定点帮扶以来,这个昔日的“穷”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是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的关键举措,省民委驻村工作队到村里后,经过入户走访调研,把几个切实可行的产业项目提上了日程。
553千瓦的“铁杆庄稼”“种”到了村子的空地和村民家的屋顶上,持续、稳定地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126个大棚里种着西红柿、网纹瓜等蔬菜瓜果,带动了100多人就业;利用养殖资金补贴政策,牛羊养殖项目也迅速发展起来,如今已形成300多头牛、几百头羊的规模;映山红漫山盛开,独立营村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村里的农家乐、民宿应运而生……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为村庄的全面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村里的各民族百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2019年底,独立营村完成整村脱贫退出。独立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刘景禄统计,截至11月28日,独立营村2021年度的集体收入共262774.4元,是2016年以前的5倍多;全村人均收入也从2016年之前的2900元提高到今年的10000多元。
接棒驻村帮扶的靳磊是省民委驻独立营村第一书记,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五年帮扶计划。“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的方向,靳磊和村两委班子谋划着,再建设3000千瓦光伏电站,每年能给村集体增加收入40万元。同时,立足独立营村的资源禀赋,继续扩大养殖和蔬菜大棚的规模,尝试中药材种植,再建成500亩映山红观赏中心,将“映山红”打造成享誉京北地区的旅游品牌……靳磊信心满满地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独立营村正朝着农户持续增收和集体经济积累增加的“双丰收”目标阔步迈进。
党建引领把航向,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建党百年之际,石家庄市新乐市彭家庄回族乡党建展览馆建成投用。走进馆内,一桩桩事迹、一幅幅图片、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宣传了党的好政策,记录了彭家庄回族乡的奋斗历程。其中一块奖牌,是2019年彭家庄回族乡党委获得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把航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乡上下营造出了‘人人珍惜民族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摸着这块奖牌,彭家庄回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晓飞内心无比欣慰。彭家庄回族乡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到日常党建工作中,筑牢乡村治理之基。以每月一次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为基础点,强化思想武装;通过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上级党委各项文件精神,参观先进党建示范点等方式,让农村党员干部学在日常、学在经常;开展“三治融合”工作,乡村治理体系初步建立,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建展览馆的建立,再为全乡党建阵地建设添砖加瓦。
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处使,由党支部来领办合作社的新路子正在彭家庄回族乡的小宅村试点。他们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党建引领、组织带动、组团发展”的设施农业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彭家庄回族乡共承诺民生实事50余项,绝大多数工程已推进完成,民族团结进步群众基础不断夯实,各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走过彭家庄回族乡政府驻地——彭家庄村村口的牌坊,只见道路北侧的30间商业门市整齐排列,路对面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雕塑分外醒目。彭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马辉介绍,所有门市都已统一对外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5万元,吸纳更多村民就业。放眼全乡,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其中,小宅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了120万元。
党建引领、精神凝聚,彭家庄回族乡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强劲态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绩卓然。2021年,彭家庄回族乡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接下来,全乡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社会教育,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持续深入推进。
石榴花开香四溢 民族团结一家亲
燕赵南北、长城内外,河北各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共同开拓着脚下的沃土,在历史长河中和睦相处、休戚与共。
黄河古道、民族小镇,邯郸市大名县金北村多民族聚居。当年,河北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郭隆真亲手栽了一棵石榴树,她告诉她的学生说:“你们要像这颗石榴树结下的石榴那样,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时光荏苒,如今,郭隆真故居的后院也栽上了石榴树,民族团结好传统世代相传。
张贴“光荣榜”、吃“大锅饭”、“照大合影”…… 作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唐山市遵化市马兰峪镇惠营房村用真诚团结群众,凝聚党心民心。在这里,参加义务劳动、志愿活动已成为一种新时尚,这种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惠营房模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驱车驶入沧州市沧县兴济镇宋官屯村,放眼望去是一片绿色的世界,村民们身上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村,宋官屯村流转村里土地,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可喜变化,全体村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仅用3年时间,宋官屯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六星级”党建示范村,摘得“全国文明村”“河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称号,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乡村和美、生活幸福”的美好蓝图。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全省各地紧紧围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河北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党的周围,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旋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