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调查网
首页 > 追踪报道 > 正文
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故事就在哪里。12月22日—12月30日,由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群联合制作播出《石榴花开·媒体走基层》系列栏目,记者进社区、访群众、入企业,用饱含深情的图文,讲述我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故事。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战场”。2021年,全省共评选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74个,其中,3个单位跻身全国先进。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构建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格局。那么,这些“示范区”是如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呢?接下来,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去看一看。
自编自演“三句半” “土味”宣传接地气
在石家庄市藏龙福地社区,远远听到一声声锣鼓的脆响,走进一看,原来是社区居民们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声情并茂地演绎着三句半《民族团结一家亲》。3分多钟的表演宣讲中,“中华民族大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内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老百姓中传播开来。
走在藏龙福地社区,随处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民族团结展牌。在绿化带里,一个个展牌喜庆吉祥;在小广场上,一张张剪纸艺术做成的民族文化展牌,精致漂亮;在休闲长椅上,一条条“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宣传标语,喜闻乐见。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创作者高存英说,这部作品的创作核心是“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创作灵感主要源于小区各民族在一起活动的场景、小区环境及楼道文化。“我们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我就想是不是以三句半的形式说出来,让大伙儿认识到各民族团结的力量。当时有一个大型文艺演出在咱们这里,当时演出中没有语言类的节目,我就想利用这个机会,把民族团结的版块儿补上,因为三句半是有格式、要押韵的,石榴籽怎么样聚在一起,反复想反复想,做饭的时候菜都炒糊了,哈哈哈,最后到凌晨1点多创作完成了。”
“串门”传喜讯:明年升格做奶奶
牛荣恩,藏龙福地社区党总支书记,也是石榴花开工作室的负责人。石榴花开工作室设在居民小区里,居民们到工作室就如同邻居间串门。牛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居民郭胜梅兴高采烈地来找牛荣恩,要和牛书记报喜。
事情是这样的,郭胜梅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家庭,儿子因身体原因不能干重活儿,儿媳长期在家待业。一个偶然的机会,郭胜梅通过“四邻八舍是一家”微信群向“石榴花开”工作室寻求帮助,工作室得知她家的情况后,为其儿媳提供了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郭胜梅的儿媳在工作室不断的帮助下,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并成功被一所学校聘请为老师。郭胜梅说,现在,儿子儿媳生活稳定了,她也要升格做奶奶了,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加强交流多参与,民族团结石榴籽,聚一起。共建美好大家园,相亲相爱一家人,永向前。”和牛书记报完喜讯,郭胜梅紧接着来到了活动室,和其他同伴再次演起了三句半《民族团结一家亲》。郭胜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播“和谐社区育新风、相亲相爱一家人”,生动演绎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场景。
从三句半《民族团结一家亲》到社区里的民族风情展牌,再到“石榴花开”工作室,藏龙福地社区让居民们在耳濡目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虽然社区书记牛荣恩说,在她眼里“石榴花开”工作室并没有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都是些买菜、配钥匙、找裁缝这些小事儿。但正是这些小事儿温暖着居民们,也呈现着“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温馨画面。
暖心!16面锦旗里的温情故事
在廊坊市文安县大围河爱心联盟服务队,有一面特殊的墙,上面挂满的16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民族团结一家亲 志愿服务献爱心”“真情捐助 大爱无疆”“抗击疫情勇担当 无私奉献为人民”……群众对爱心联盟各种“花式”点赞,让人不免好奇他们究竟如何在群众中赢得的良好口碑。
一面锦旗背后就是一个故事。“这是2017年我们帮助王甜一家后,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爱心联盟秘书长贾红梅指着一面锦旗娓娓道来。廊坊苏桥镇王庄村王甜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加上父亲身体欠佳,父女俩的生活举步维艰,当时才上六年级的王甜往返家和学校之间,精心照料父亲的间隙坚持刻苦学习。
大围河爱心联盟得知情况后,迅速伸出援助之手,为王甜一家紧急捐款。爱心联盟协会送去善款的同时,还为她家带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之后,他们还派志愿者为王甜补习,王甜家如果有像修屋顶这样的重活儿,志愿者们也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帮忙。经过不懈的努力,王甜一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动人的笑容至今深深印在贾红梅的脑海中:“就像王甜有一次跟我们协会的兄弟姐妹们说,叔叔阿姨等我长大了之后,我也要用你们这种精神去回报社会,当时我听了心里非常暖,就感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温馨!志愿者们当起“临时妈妈”
爱心联盟不仅帮助困难群众解难题,而且还当起了孩子们的“临时妈妈”,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在记者采访时,正好赶上一群小豆丁来爱心联盟服务队,只见一名穿着红色外衣的小朋友松开妈妈的手,奔向屋内,一头扎进了贾红梅的怀抱,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贾妈妈”,一句“贾妈妈”让贾红梅红了眼眶。贾红梅说,如果家长们临时有事儿,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孩子托管到这儿,队里的志愿者们就成了孩子们临时“妈妈”。
廊坊市文安县大围河爱心公益联盟创建于2017年,现有成员160多人,其中回族89人,满族17人。爱心联盟协会会长陈骁说,协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帮扶活动,比如,成立“寸草心爱老敬老志愿服务小分队”,每逢民族传统节日,爱心联盟会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倾听广大群众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义务献血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献血60万毫升,创廊坊市血车进农村采血量之最。而翻开大围河爱心公益联盟记录本,记者看到里面记录了群众打过来的热线电话,有反映灯泡坏了的、有说羊丢了的,还有问怎么激活社保卡的,记录本上记录的点点滴滴,看起来像流水账,但就是这些琐碎的“小记录”,却帮了群众一个个“大忙”。
其实,除了大围河爱心公益联盟,廊坊市还选树了12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予以重点打造,其中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大厂回族自治县小厂村等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大围河回族满族乡等11家单位受到省级表彰。廊坊市民宗局民族科科长张万泽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挖掘更多特色亮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上一个新水平。”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河北是民族工作大省,55个少数民族成份俱全,少数民族总人口375.59万。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提质扩面,全省共打造命名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石家庄市彭家庄回族乡、廊坊市文安县大围河爱心公益联盟、河北工程大学等74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其中保定莲池区东元宝胡同社区、邯郸赵都小学、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被评为全国示范单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省民委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省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崔晓辉表示:“接下来,省民委将持续推动会议精神在民族工作领域走深走实,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切切实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族调查网 m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